一品仵作_第八章 凶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微臣覺得,楊氏之子所言必是大話,不過是幫其母脫罪罷了。那楊氏乃廚娘,身形結實,又是軍烈家眷,與英睿將軍所言並無二致。現在楊氏與其子已被帶至縣衙,不知聖上籌算如何發落?”奉縣知縣問。

捕快將兩人帶上堂來時,隻見一結實婦人,臉頰手指被風刀割得通紅,穿一身素舊衣衫,袖口微短,洗得發了白。其身後跟一少年,青衫布衣,袖口潔淨得不見褶子。

少年扶著婦人,二人行得慢,跪到堂下時皆跪得筆挺。

“娘。”崔遠輕喚了聲,扶著她起來。

“敢問將軍是?”楊氏問。

“另有堆棧裡你留下的血字,隻需叫你寫幅字來比對便可。”

縣衙。

楊氏之子所言若失實,楊氏便冇有作案時候了。

如果平凡人家也倒罷了,西北軍陣亡將士之墓,不成挖!

元修與朝中媾和使團伴駕簾後聽審,堂下置了把椅子,椅中坐一少年將軍,銀冠雪袍,蠟黃麵龐,邊幅平平卻風韻卓絕。縣衙堂上未生火炭,雪花飄進堂來,天兒寒得緊,少年卻未披大氅,隻穿戴身將袍坐著。

“但甚麼?”元修見奉縣知縣言語支吾,急問。

“不必多禮,你乃軍烈親眷,起來回話吧。”暮青望了眼知縣,見他快速罷手,這才道,“看座!”

“昨夜福順堆棧的廚娘曾到過永德堆棧,微臣問過兩家堆棧的廚子,證明那廚娘是被派去送一罈子醬菜的。據永德堆棧的廚子說,昨夜聖上駕臨用膳,曾想用清粥小菜,堆棧裡的醬菜剛好冇了,廚子便急派人去福順堆棧裡要一罈子來,那廚娘恰是來送醬菜的人。因不知聖上用著那小菜可不成口,是否還需再添,那廚子就留了廚娘下來,待聖上用膳過後回了客來居才讓那廚娘歸去,那不時候恰是戌時,與英睿將軍所言分歧。”大堂裡,奉縣知縣跪在地上回稟案情。

知縣瞠目,覺得本身聽錯了,“這……”

暮青見她坐下便問道:“那舊衣舊靴和柴刀你埋去了亡夫墳場吧?”

楊氏久不言語,半晌以後自嘲一笑,看向身邊的宗子,“民婦之子已成人,今後有他照顧兩個mm,民婦能夠放心了。”--15618892982614439344+dliineda+129-->

“知縣大人問的是民女亡夫的遺物?”楊氏明知故問,淡道,“民女亡夫戰死邊關,屍身未歸,軍中隻送了他生前穿過的袍子靴子返來,民女是以此袍此靴為亡夫起了衣冠塚,已埋下八年。知縣大人若要看,可派人去刨墳掘墓。”

暮青轉轉頭來,看向楊氏道:“西北軍,中郎將。”

“但楊氏之子說昨晚苦讀至五更梆子聲響,未見其母再出過家門,還說四更天時,其母為他下了碗麪。”

知縣微怔,不知這小將軍怎體貼起他來了,忙道:“下官不疼。”

奉縣十家兒郎有九家參軍西北,此中戰死疆場的少說有四五家,這城中半數百姓是陣亡將士的家眷,他怎敢挖楊氏亡夫之墓?即便是聖高低旨,此事也會激起民怨。

簾後紅袍舒捲,茶盞細磨聲潤,聽一人沉吟道:“朝律公道,不懼嫌犯一坐,此言倒是有些事理,賜坐吧。”

楊氏韶華三十有一,兩鬢已見霜色,麵龐粗紅,眉眼間存著幾分販子婦人的悍氣,她早已不見了庶族家世令媛蜜斯的姿容,隻那跪而挺直的脊背尚見一身家家聲骨。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