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仵作_第十二章 為君求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朝廷已腐朽,腐朽的軌製必將被摧毀,刮骨療毒,割肉換血,汲引豪門後輩是朝廷鼎新必行之事,當時再招賢納士不如現在就培養可用之才。

暮青回朝受封,朝中又有建立海軍之意,想來是要在盛京住些年初的,那麼開府是必定的。開了府免不得要有奉養的人,她身邊的可托之人也少,隻要親兵四人,楊氏若進府去,倒也不失為一個可用之人。

楊氏擺了擺手,阻了崔遠的話,對暮青道:“將軍莫怪,我兒生在豪門,隻知百姓之苦,卻不識宦海之暗,民氣之險。”

元修冇吭聲,隻看著暮青,道:“還是你想的殷勤。”

楊氏忙起家,對暮青福了福身,感激道:“民婦多謝將軍,若真能跟從將軍進京自是民婦一家的造化,可將軍本日已幫了民婦一家,若再帶我們進京,將軍不免在朝中成為眾矢之的,民婦一家雖想活命,卻不想坑害仇人。”

元修英眉微挑,冇聽懂。

“耳朵長。”暮青淡道,回身便走。

“瞧將軍說的,將軍此行本就是為民婦一家帶了條活路來的,民婦若回絕難道太不知好歹?民婦也不是那矯戀人,將軍既如此說了,民婦就應了,隻是不能跟著將軍白吃白住,若將軍不嫌棄,今後到了京中,府上若缺奉侍的人,民婦可做些粗使活計。”楊氏道,她雖是廚娘,善於飯菜點心,但暮青是江南人,一定吃得慣越菜,她便不提奉養飯食之事了,那些粗使活計她也是做得的。

“他們怎敢如此?”崔遠驚住,孃親殺官,聖上大赦,他還覺得凶惡已過。

日色西沉,朝霞一線,少年踏雪而去,大氅翻飛,殘雪隨風,雪沫撲在身後男人臉上,微涼。

楊氏點頭一笑,這才問:“將軍方纔之言何意?”

門雖關著,隔著院子,但屋裡的話他還是能聽得清。

“大將軍為人真是親和,我們將軍來崔家,大將軍給守門兒。”月殺明顯早知有人在門口,他與元修在地宮中待過一些日子,對他的步法早已熟諳,是以纔沒出來看。

楊氏笑意頓僵,崔遠明顯未想過此事,頓時皺眉道:“聖上和大將軍不是都說要徹查此案?那些狗官本身難保,怎還會故意機來對於我家?”

暮青此行本是為崔遠而來,倒冇想到為本身尋到了可用之人,當下便點了點頭,允了楊氏所請。

上個月的長評已經開端置頂啦,評太多,以是我們一條置頂三天,望女人們莫嫌時候短~

明日一早便要出發,楊氏一家另有行囊要清算,暮青不便打攪,說完閒事便告彆了。

暮青將楊氏扶起,道:“我不過言語幾句,大赦乃聖上之意,夫人記取聖上之恩便好。”

“這些狗官!”崔遠罵道,他這才明白暮青本日為何幫他,本來是同病相憐,皆是被贓官所害。

待回朝中,他倒要看看是哪些人敢動他西北軍將士的撫卹銀兩,這十年殺夠了內奸,無妨殺一殺內賊!

楊氏心中憂愁,麵有悲色,她捅出撫卹銀兩一案原是心存抨擊,她就要死了,後代又求了元大將軍庇護,她還怕那些贓官抨擊?哪成想隆恩浩大,聖上大赦天下,她無罪了。這一返來,不便再托元大將軍庇護,後代的性命卻堪憂了。

------題外話------

“不瞞將軍,民婦亦有此憂。”楊氏歎了一聲,“民婦的孃家人暮年為官,宦海之事民婦略知一二,撫卹銀兩被貪,有買官者,定有那賣官售爵者,此案必然牽涉甚廣,聖上和大將軍想徹查此案,阻力定不會小,那些狗官一定本身難保,也許擰成一團從中作梗,這案子查不查得下去還難說,到時不了了之,轉頭尋民婦一家的仇怨,隻怕難以善終。”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