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女生呀呀嘿_卷第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但是晁公之於群經,可謂自傲篤而不詭隨者矣。

漢將軍在禦史上

武成之書

邳彤酈商

管晏之言

禮記祭法、漢書郊祀誌,皆言共工氏霸九州,以其無錄而王,故謂之霸。曆誌則雲:“雖有水德,在火木之間,非其序也。任知刑以強,故伯而不王。周人遷其行序,故易不載。”注言:“以其非次故去之。”史記律書:“顓帝有共工之陳,以平水害。”文穎曰:“共工,主水官也。少昊氏衰,秉政作虐,故顓帝伐之。本主水官,因為水行也。”然左傳郯子所敘黃帝、炎帝五代所名官,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海軍而水名。杜預雲:“共工氏以諸侯伯有九州者,在神農之前,太昊以後,亦受水瑞,以水名官。”蓋其與炎、黃諸帝,均受五行之瑞,無所低昂,是亦為王明矣。其子曰後土,能平九州,至今祀覺得社。前所紀謂“周人去其行序”,恐非也。至於怒觸不周之山,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此說尤其誕罔。洪氏出於此,本曰“共”,左傳所書晉左行共華、魯共劉,皆其裔也。後又推本水德之緒加水於左而為“洪”雲。堯典所稱“共工方鳩僝功”,即舜所流者,非此也。時以名官,故舜命垂為之。

漢誌之誤

漢光武討王郎時,河北皆叛,獨钜鹿、信都死守,議者謂可因二郡兵自送,還長安。惟邳彤不成,覺得若行此策,豈徒空失河北,必更轟動三輔。公既西,則邯鄲之兵,不肯背城主而千裡送公,其離散流亡可必也。光武感其言而止。東坡曰:“此東漢興亡之決,邳彤亦可謂漢之元臣也。”彤在雲台諸將當中,不為人所標異,至此論出,識者始知其然。漢高祖冇,呂後與審食其謀曰:“諸將故與帝為編戶民,今乃事少主,非儘族是,天下不安。”以故不發喪。酈商見食其曰:“誠如此,天下危矣。陳平、灌嬰將十萬守滎陽,樊噲、周勃將二十萬定燕、代,比聞帝崩,諸將皆誅,必連兵還向以攻關中,亡可翹足待也。”食其入言之,乃發喪。但是是時漢室之危,幾於不保,酈商笑談間,廓廓無事,其功豈不大哉?然無有表而出之者!迨呂後之亡,呂祿據北軍,商子寄紿之出遊,使周勃得入。則酈氏父子之於漢,謂之社稷臣可也。寄予劉揭同說呂祿解將印,及文帝論功,揭封侯賜金,而寄不錄,平、勃亦不為之一言,此又不成曉者。厥後寄嗣父為侯,又以罪免,惜哉!

太祖登極,仍用周朝範質、王溥、魏仁浦三宰相,四年,皆罷,趙普獨相。越三月,始創參知政事之名,而以命薛居正、呂餘慶,後益以劉熙古,是為一相三參。及普罷去,以居正及沈義倫為相,盧多遜參政。太宗即位,多遜亦拜相。凡六年,三相而無一參。自後頗以二相二參為率。至和二年,文彥博為昭文相,劉沆為史館相,富弼為集賢相,但用程戡一參。惟至道三年呂端以右仆射獨相,而戶部侍郎溫仲舒、禮部侍郎王化基、工部尚書李至、禮部侍郎李沆四參政,前後未之有也。

晁景迂經說

孔子言:“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分天下有其二,以伏侍殷。”所謂伏酒保,美其能於紂之世儘臣道也。而史記周本紀雲西伯蓋受命之年稱王,而斷虞芮之訟,厥後改法度,製正朔,追尊古公、公季為王。是說之非,自唐梁肅至於歐陽、東坡公、孫明覆皆嘗著論,然其失自武成始也。孟子曰:“吾於武成,取二三策罷了矣。”今考其書,雲“大王肇基王跡。文王誕膺天命,以撫方夏”,及武王自稱曰“周王發”,皆紂尚在位之辭。且大王居邠。猶為狄所迫逐,安有“肇基王跡”之事?文王但稱西伯,焉得言“誕膺天命”乎?武王未代商,已稱周王,可乎?則武成之書不成儘信。非止“血流漂杵”一端也。至編簡謬誤,特其小小者雲。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