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曉得那是有原因的。這也逃不出七大人的明鑒;知書識理的人甚麼都曉得。他就是著了那濫婊子的迷,要趕我出去。我是三茶六禮〔8〕定來的,花轎抬來的嗬!那麼輕易嗎?……我必然要給他們一個色彩看,就是打官司也不要緊。縣裡不可,另有府裡呢……。”
“唔?如何?不喝一點去麼?”慰老爺還諦視著走在最後的愛姑,說。
〔7〕“氣殺鐘馗”據舊小說《捉鬼傳》:鐘馗是唐朝秀才,厥後考取狀元,因為天子嫌他邊幅醜惡,籌算另選,因而“鐘馗氣得暴跳如雷”,自刎而死。官方“氣殺鐘馗”(惡相、丟臉的麵孔等意義)的成語即由此而來。
--------
當工人搬出年糕湯來時,愛姑不由得越加侷促不安起來了,連本身也不明白為甚麼。“莫非和知縣大老爺換帖,就不說人話麼?”她想。“知書識理的人是講公道話的。我要細細地對七大人說一說,從十五歲嫁疇昔做媳婦的時候起……。”
“阿阿,木公公!……”
〔5〕魁星閣供奉魁星的閣樓。魁星原是我國當代天文學中所謂二十八宿之一奎星的俗稱。最後在漢朝人的緯書《孝經援神契》中有“奎主文昌”的說法,後奎星被附會為主宰科名和文運興衰的神。
“你這媽的!”木三低聲說。
“我叫汪得貴。”瘦子趕緊說。
“呃啾”的一聲響,愛姑明曉得是七大人打噴嚏了,但不由得轉過眼去看。隻見七大人張著嘴,仍舊在那邊皺鼻子,一隻手的兩個指頭卻撮著一件東西,就是那“前人大殮的時候塞在屁股眼裡的”,在鼻子中間摩擦著。
“阿阿,木叔!新年恭喜,發財發財!”
“我們固然是初會,木叔的名字倒是早已曉得的。”瘦子恭敬地說。“是的,這裡本地三六十八村,誰不曉得?施家的兒子姘上了孀婦,我們也早曉得。客歲木叔帶了六位兒子去拆平了他家的灶,誰不說應當?……你白叟家是高門大戶都走得進的,腳步開闊,怕他們甚的!……”
“那些事是七大人都曉得的。”慰老爺仰起臉來講。“愛姑,你如果不轉頭,冇有甚麼便宜的。你就老是這模樣。你看你的爹多少明白;你和你的弟兄都不像他。打官司打到府裡,莫非官府就不會問問七大人麼?當時候是,‘公事公辦’,那是,……你的確……。”
“木叔,你老登陸罷,龐莊到了。”
〔3〕換貼舊時朋友相契,結為異姓兄弟,大家將姓名、生辰、籍貫、家世等項寫在帖子上,相互互換儲存,稱為換帖。
“的的確確。”尖下巴少爺趕快挺直了身子,必恭必敬地低聲說。
她打了一個寒噤,趕緊開口,因為她瞥見七大人俄然兩眼向上一翻。圓臉一仰,頎長鬍子圍著的嘴裡同時收回一種高大搖擺的聲音來了。
“水銀浸”四周馬上堆積了幾個頭,一個天然是慰老爺;另有幾位少爺們,因為被威光壓得像癟臭蟲了。愛姑先前竟冇有見。
〔2〕拆灶是舊時紹興等地鄉村的一種民風。當官方產生膠葛時,一方將對方的鍋灶拆掉,以為這是給對方很大的欺侮。
〔9〕紅綠帖舊時男女訂婚時兩家互換的帖子。
“我本來是專聽七大人叮嚀……。”
客堂裡有很多東西,她不及細看;另有很多客。隻見紅青緞子馬掛發閃。在這些中間第一眼就瞥見一小我,這必然是七大人了。固然也是團頭團腦,卻比慰老爺們魁偉很多;大的圓臉上長著兩條細眼和烏黑的細髯毛;頭頂是禿的,但是那腦袋和臉都很紅潤,油光光地發亮。愛姑很感覺希奇。但也立即本身解釋明白了:那必然是擦著豬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