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輩 撤其藩 此方解表,兼能利水,治表裡合邪,以兩撤之。
七情病 溢如潮 七情者,喜、怒、哀、懼、愛、惡、欲也。七情之動,出於五誌。醫書恒謂五臟各有火,五誌激之則火動,火動則血隨火而溢。然五誌受傷既久,則火為虛火,宜以甘溫之法治之。
四大師 申明噪 劉河間、張子和、李東垣、朱丹溪為金、元四大師,《張氏醫通》之考覈不誤。
紅紫色 鄭衛音 間色亂正,靡音忘倦。
單熱癉 白虎詳 單熱無寒,名曰∶癉瘧;或先熱後寒,名曰∶熱瘧,俱宜以白虎湯,加桂枝治之。時醫以六味湯加柴胡、芍藥治之。
其藥悉本於《神農本經》。非此方不能治此病,非此藥不能成此方,所投必效,如桴鼓之呼應。
胃陰展 賁門寬 如膏如脂,疊積胃底,即胃陰也。久隔之人,則胃陰亡矣。高鼓峰雲∶治隔一陽明儘之,陽明者胃也。但使胃陰充拓,在上之賁門寬展,則食品入;鄙人之幽門、闌門津潤,則二便不閉,而隔症愈矣。
葶藶飲 十棗湯 肺氣實而氣路閉塞為喘者,以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咳嗽氣喘,心下停飲,兩脅滿痛者,以十棗湯主之。
若河間 專主火 金・劉完素,字守真,河間人。事蹟俱詳《金史・方技傳》。主火之說,始自河間。
桂苓類 腎氣論 仲景雲∶氣短有微飲者,宜從小便去之,桂苓術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
搶救先 柔潤次 柔潤熄風,為治中風之秘法。喻嘉言加味六君子湯、資壽解語湯甚妙。
乏火化 屬虛寒 王太仆雲∶食不得入,是有火也。食入反出,是無火也。此症屬中焦、下焦火衰無疑。
喘促症 治分門 氣急而上奔,宜彆離而治之。
氣驟滯 七氣疏 七氣湯能疏浚滯氣。
虛寒者 建中填 氣度大寒,痛嘔不能飲食,寒氣上衝,有頭足,不成觸近,宜大建中湯主之。上中二焦,為寒邪所痹,故以參薑啟上焦之陽,合飴糖以建立中氣,而又加椒性之下行,降逆上之氣,複下焦之陽,為補藥主方。
血之道 化中焦 經曰∶中焦受氣取汁,竄改而赤,是謂血。
詳而備 王肯堂 金壇王宇泰,諱肯堂。著《證治繩尺》,雖無所采擇,亦醫林之備考也。
五悸痛 妙香詮 悸痛,即虛痛也。痛有作止,喜按,得食稍止,脈衰弱,宜妙香散或理中湯,加肉桂、木香主之。
垂體例 立津梁 仲師,醫中之賢人也。儒者不能捨至聖之書而求道,醫者豈能外仲師之書以醫治。
肺如鐘 撞則鳴 肺為臟腑之華蓋,呼之則虛,吸之則滿。隻受得本然之正氣,受不得外來之客氣。客氣乾之,則嗆而咳矣。亦隻受得臟腑之清氣,受不得臟腑之病氣。病氣乾之,亦嗆而咳矣。肺體屬金,譬若鐘然,一外一內,皆以是撞之使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