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的風_第二百二十五章 三個叛徒的下場(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1943年2月,趙希仲流落到義烏做小買賣。同年6月,彆人先容他到杭州河坊街三友餅乾店做搖麵機工人,不久又被日本人抓去,並押在戒備部,以“嚴峻風險社會治安”被判正法刑。因證據不敷冇有批準履行,一向關押到日本無前提投降後的1946年初,以政治犯被開釋出來,展轉回到長安縣故鄉。到故鄉後,百姓黨“中統”把他當作是共產黨籌算拘繫他。趙聞風後逃到甘岷縣,暗澹運營大地做小本買賣過日,直到本地束縛,才返回故鄉。

1942年4月,上饒集合營的“軍官大隊”、“特彆練習班”受命撤併,對外公開稱呼改成“戰時青年訓導東南分團”。5月,日軍打擊浙贛線,逼向上饒。東南分團於6月5日從駐地周田村解纜,往閩北轉移。全部被囚人士,在荷槍實彈的憲兵押送下,冒著盛暑驕陽,艱钜地行進著。6月7日深夜,在石塘鎮宿營時,趙乘世人熟睡之機偷逃出來。

隨即,意誌不果斷的趙希仲叛變,他供出了新四軍在皖南的人數、兵器設備、軍事行動及新四軍很多帶領人的姓名、籍貫、春秋、學曆和特性等大量環境,因此遭到虐待,成了第三戰區的座上客。

從1941年1月7日“皖南事情”產生,到一週今後槍聲停歇。趙希仲在隨隊突圍中被國軍108師俘虜。國軍發明他是新四軍首要乾部,除急電重慶百姓當局軍事委員會報功外,同時派出重兵將他押送到上官雲相司令部。

1968年8月的一天深夜,趙希仲投黃河他殺身亡。

1938年冬,趙希仲擔負了皖南新四軍軍部教誨總隊練習部長、副總隊長,新四軍軍部北移時任第一縱隊參謀長。

1950年,趙希仲坦白叛變汗青,由中共西安市委書記趙伯平先容再次插手反動,由中共西北分局統戰部送到陝西高陵縣西北群眾反動大學學習。1951年調到甘肅蘭州西北新華公司任副經理。新華公司改成耕具製造廠後,改任秘書科秘書。顛末1956年肅反活動,趙希仲的叛黨、叛變題目開端透露,他被撤消職務,監督勞動。

趙希仲叛變後,上饒集合營間諜領袖張超委任他為集合營中校軍事教官。首要處置對被俘職員的感化事情。

趙希仲逃離“東南分團”後,開端到處流浪,當流浪到浙江金華時,因言語分歧,形跡可疑,又無良民證,引發日本人的重視而被拘繫,交日本通訊隊服苦役,後轉送日軍義烏事情班搞庶務,並幫忙記炊事賬和幫辦文書,半年後獲釋。

1941年春,趙希仲與趙淩波一起,由國軍用汽車送到江西上饒縣上饒集合營七峰岩監獄。同年6月,趙希仲與趙淩波一道主動聲明離開中共,並辦了書麵的改過手續。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