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廚_第3章 爭搶紫禁城後門那塊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有一回趙太妃反應她們宮的菜不好吃。周爺親身去咀嚼趙太妃宮膳房黃廚頭做的菜。有一道菜叫雞汁燴筍。周爺先看色看形,湯白筍青,有模有型,再拿湯勺舀湯喝,喝了半口嘿嘿笑,問:“黃廚頭,你用的甚麼湯?”黃廚頭答覆:“照菜譜用雞湯。”周爺嘿嘿笑說:“再問你一遍,甚麼湯?”黃廚頭答覆:“真是雞湯。”周爺說:“甚麼雞湯?哄過趙太妃還能哄過我?你這不是雞湯,是鯽魚汆湯。”黃廚頭嘿嘿笑。周爺叫部下搜尋廚房,公然搜出鯽魚鱗片、內臟,而當天並冇有鯽魚菜。黃廚頭隻好誠懇交代。他那天領了十隻雞,燉湯紅燒,各有效處,本來冇題目,可要用飯時趙太妃宮裡的徐司房帶了估衣店程老闆幾小我來了。估衣店開在他坦街,是徐司房開的。徐司房每月喊程老闆幾個出去算賬,按例吃一頓。徐司房管賬。黃廚頭不敢獲咎他。他們把做菜用的雞湯都喝了。黃廚頭要做雞汁燴筍冇有雞湯,就用鯽魚爆煎加水汆湯,看起來白生生的跟雞湯差未幾,內行很難辯白。

內行看熱烈,熟行看門道。台上幾位爺,除劉縣令、渠師爺,都是烹調妙手,一看我這兩煮兩漂都不住點頭。我這是跟爹學的。爹說他是向掌勺王學的。掌勺王說他是跟紫禁城禦廚學的。我開初不信爹的話。有一回我越俎代庖替爹做了蒜泥白肉端上桌。客人吃了對勁,請做菜徒弟喝一杯。我爹就帶我出去。那幾個客人自我先容是宮裡禦膳房的,說這道菜是宮廷菜,市道上如何會做?我爹便把他的徒弟抬出來講事,風景一回。

這道菜難度適中,製作不龐大,但用的肉比較肥,要做到肥而不膩不輕易,特彆是對十幾歲的大孩子而言比較難。我跟爹學過這道菜,多次替爹上灶做這道菜,內心暗自歡暢,挽起袖子就開乾。

青家環境有所分歧。青家祖上是大清建國功臣。當年皇上把皇城根一帶的地批給建國功臣,青家祖上有一份。鬥移星轉,青家功臣早已作古,青家也式微多年,皇城根的地也賣得隻剩一塊,偏僻蕭瑟冇人要。青常備的爹叫青雲,一身旗人臭脾氣,除了會品菜會做菜冇其他本領,隻好抹下臉去宮源居做廚子,但旗人犟勁猶存,把一身做菜本領教給兒子,帶兒子去北京各大酒樓練習,要兒子進紫禁城做禦廚,把青家臉麵爭返來。

這就是我進紫禁城的環境。

我會做這道菜,也做過多次。罈子肉的食材是五花肉、油炸肉丸、雞蛋、雞肉、火腿、墨魚、冬筍、蘑菇、金鉤,做法是把這些食材和各種調料放在一個罈子裡,密封壇口,小火煨燉,特性是質料豐富、光彩紅潤、湯濃味香、鮮香適口、葷菜素做、肥而不膩。

比賽時候到。

周爺領著王總管、劉縣令、渠師爺、黃廚頭、王廚頭品完我和青常備做的蒜泥白肉,退回坐位坐下,號召觀眾雅靜,然後說:“柳崇孔做的蒜泥白肉刀功不錯,片薄透明,會吃廚子,兩煮兩漂,肥而不膩,香辣鮮美,入口即化。青常備做的蒜泥白肉也不錯,但與柳崇孔的比相差一點,口感上缺個脆。”

我和青常備比廚藝,請黃大廚做評判,做宮保雞丁。這道菜是我的特長好戲,不就是雞胸肉切丁,加水、澱粉、醬油醃製,再大蔥切段、乾辣椒剪段,用水、澱粉、醬油、鹽、白沙糖、料酒勾芡,再油鍋酥花生,再油鍋滑炒雞丁,再油炒花椒、乾辣椒、蔥段、薑末、蒜蓉,放雞丁翻炒,勾芡放花生便可嗎?我便圍裙挽袖,洗手就廚,咚咚咚,哐哐哐,一盤宮保雞丁擺上桌。掉頭看青常備,嘿,也不簡樸,與我同時大功勝利。黃大廚一一咀嚼,說我做得肉嫩味美,說他做得色甘旨香,並列第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