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客戶溝通的7個技術_第一節 第一次報價決定一切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先報一個不測代價

“5000美圓?這個……我不曉得。”

詼諧的說話如果應用恰當,就會使嚴厲的代價談判變成朋友間的打趣之談。消弭了隔閡,代價談判的過程天然會順利很多。

過了一會兒,客戶停止第三次詢價。

悠悠點點頭,冇說話,她之前冇有買過這類布包,並不曉得這一個小小的布包到底值多少錢。又過了一會,悠悠摸乾脆地問道:“老闆,15元能夠嗎?”

發賣員:先生,我正巧有一個好動靜要奉告您,現在我們店正在搞一個六週年店慶的酬賓活動,非新品全數七折發賣,您看中的這款沙發床剛幸虧我們的活動範圍以內,也就是說,您隻要花7000元便能夠把這套代價10000元的沙發床搬回家,絕對的物超所值!

1972年,德國慕尼黑奧運會電視轉播權的代價更加增加到1300萬元。

售貨員忙解釋道:“我隻是想奉告您代價,如果您不能承擔這個代價的話,就冇有需求看了。這麼貴重的物品,一旦弄壞就會很費事的。”

1960年,羅馬奧運會的電視轉播權被意大利以40萬美圓的代價賣出。

試想,如果當初俄羅斯的報價不是2.1億,而是1億或者更少,那麼終究成交的代價毫不會是8800萬,顛末狠惡的代價談判,最後代價很有能夠落在5000萬以下。啟事很簡樸,成交價不會超越報價,但也並不是與報價毫不關聯,當我們報出代價時要求的越多,終究獲得的也就越多;呼應的,如果我們報出的代價越低,終究獲得的也就越少。

理賠員坐在桌子的另一邊,故作平靜地邊翻質料邊說:“奧利弗先生,您的要價實在太高了,我們保險公司實在冇法接管這個補償額度。我必須坦白地奉告您,本公司隻能出1000美圓的補償金,您感覺如何樣?”

賠償婉拒法

客戶加大訂貨量多數是因為產品的銷路不錯,如許的產品如果我們不貶價的話,客戶也仍然不會放棄采辦。對於彆家代價低的說法,我們也要沉著闡發。試想,如果彆家的代價果然比我們的代價低的話,客戶如何還會到我們這邊華侈口舌呢?

“您的感受是受我感染的,毫不是出自內心!”

發賣員該如何表示回絕呢?果斷地說一個“不”字嗎?恐怕結果不會儘如人意。如果讓客戶從我們的言語當中發覺到任何不滿,必將會粉碎傑出的相同氛圍,製造出嚴峻、難堪的局麵,停滯相同暢利停止下去。

在發賣過程中,發賣員一樣要保持百分之百的沉著,不成打亂了發賣步調的挨次,而該當按部就班地停止發賣行動,一步一步指導客戶做出采辦決定。就像吉拉德一樣,麵對客戶的多次詢價,並未決然開口,而是挑選了最好報價機會,終究促進買賣。

發賣員在報出不測代價以後,客戶確切被這個代價嚇了一跳,乃至擺盪了采辦決計,發賣員奇妙地以促銷讓利為藉口順勢報出了7000元這個實在的代價。實際上,這套產品的市場代價是10000元已經深切到客戶心中,就算是還價還價,客戶也會在這個10000元的代價根本上去協商,發賣員報出不測代價的目標也就達到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