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老夫子道:“不但是月色,另有船上的笛聲。”
花曜文道:“呃,這……”
程老夫子道:“就是你感覺墨客,就是寫下這首詩的作者,當時的情感如何樣?”
程老夫子道:“老夫本想讓你背誦一首關於荷花的詩詞,可這首《乘涼》呢,主題是乘涼,不是蓮,隻是最後一句描述蓮花盛開。”
程老夫子道:“第二句中隻要‘畫橋南畔’,可冇提到綠樹成蔭呢!”
程老夫子道:“嗯,說吧!”
程老夫子道:“這是你對這首詩的感受,是麼?”
程老夫子道:“好一個‘安閒香’啊!花曜文,請將全詩朗讀一遍!”
花曜文道:“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整齊起,風定池蓮安閒香。”
花曜文道:“是的,夫子。”
程老夫子道:“很好!那最後一句‘風定池蓮安閒香’呢?”
花曜文道:“第三句是‘月明船笛整齊起’,粗心是寂寂明月夜,船上的笛聲在耳邊繚繞不斷。”
花曜文道:“門生感覺,單是一個‘倚’字,便足以申明非常舒暢啦!”
花曜文道:“謝夫子誇獎!”
胡書文道:“是,夫子。這首詩名為《采蓮曲》,也是描述采蓮女人在水池裡采摘蓮花,或許是蓮蓬,蓮蓬裡頭有新奇的蓮子嘛!或許是蓮葉……”
程老夫子道:“這個甚麼呢?”
胡書文道:“夫子過獎了。”
花曜文道:“感謝夫子。”
程老夫子道:“再想想吧!”
花曜文道:“風定池蓮……安閒香!”
程老夫子道:“花曜文,你可否講解這詩呢?”
花曜文道:“第二句是‘畫橋南畔倚胡床’,意義是畫橋南畔,綠樹成蔭,坐靠在胡床上,非常舒暢。”
花曜文道:“意義是晚風初定,池中蓮花盛開,暗香散溢,沁民氣脾。”
花曜文道:“意境如何啊?這個……”
胡書文道:“是的,夫子。”
程老夫子點頭道:“很好!讀懂了一首詩,便可稱得上真正的咀嚼。這首《乘涼》,你講解得不錯!”
程老夫子道:“花曜文,你解釋了第一句‘攜扙來追柳外涼’,就是攜杖出門去尋覓乘涼聖地。然後呢?”
花曜文道:“我感覺,很有限,很舒暢啊!”
程老夫子道:“嗯,胡書文,請你說說這首詩的粗心。”
說到這裡,世人皆是忍俊不由。
程老夫子道:“但是,還是帶著‘蓮’字,嗯,也算勉強過關吧!”
胡書文道:“菱葉跟著水波飄零,荷葉在風中搖擺。”
花曜文道:“是的,夫子。”
胡書文道:“這是唐朝墨客白居易的《采蓮曲》。”
程老夫子道:“這個‘颭’字,不常見啊,胡書文,不如你來講說這個‘颭’字如何寫?”
程老夫子道:“胡書文,你先說說自個兒名字吧!”
胡書文道:“逐句翻譯麼?”
胡書文道:“起首,這個‘縈’字,就是縈迴,扭轉,環繞的意義。”
花曜文道:“另有晚風吹拂,池中蓮花盛開的景色。我感覺,全詩有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