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氏聞聲這句便不開口,拿銀刀切開蓮蓬,挑出蓮實來,小刀一刮兩半,蓮心挑到一邊碟裡,蓮子浸到蜜裡。
甘氏跟個才嫁的小媳婦普通,起的早歇得晚,可宋老太太這裡卻還是討不著好:“你是侄兒媳婦,我自有人服侍的。”
老太太說得這些話,宋蔭堂就要站起來避出去,她那裡捨得孫子,這纔不說,拉了他道:“你避個甚,這些事理你也聽聽,彆為著她是長輩,在你跟前就拿起架子來。”
石桂讓她把錢收好,到無人了才說:“你能攢就多攢些,便是今後要走,身上冇錢無能甚麼?”
八月月朔閉醮薰壇,上山來的人早一月就不食葷腥了,宋老太太上了山,老太爺也跟著上來了,就住在前麵,跟老真人一處,隻宋二爺遲遲不上來,葉氏風輕雲淡,甘氏卻急得好似熱鍋裡的螞蟻。
宋望海還是冇來,晴和了,宋老太太的臉陰得能滴水,甘氏戰戰兢兢大氣兒都不敢喘,關了廟門,人便上不來了。
她再急也是無用,宋望海到底冇來,不獨丈夫冇來,兒子也冇來,甘氏裡外不是人,靜悄悄縮在西廂裡聲兒都不敢出,恨不得從速吊大塔點燈,把打醮法會從速辦完。
巧婦難為無米炊,又不能做葷食,素的就那兩樣,便是山珍海味端上去,老太太也感覺委曲了孫子,這會兒還冇這些奇珍奇味,隻得把帶來的東西都盛在小盒裡頭奉上。
光是一打眼,便能曉得老太太為甚喜好這個孫子了,宋蔭堂穿一件青綢銀絲暗紋團花的袍子,長身玉立,頭上簪一枝碧玉雕的竹節簪兒束髮,眉眼暖和,舉止有禮,珊瑚七寶兩個打簾子,他還讓一讓。
老太太在裡頭聞聲又笑個不住:“你這個壞東西,自家貪玩樂,偏拿我當筏子。”可孫子一開
離得近了有甚動靜全能聞聲,老太太房裡自來清淨,除了唸佛便聽不著旁的聲響,這會兒竟連聲笑起來,一屋子的丫頭都站到廊下去,泥金碟兒海棠攢盒一盤盤送出來,又是要茶又是要湯,瓔珞還出來催:“還帶了甚個吃食來?從速著做些去。”
葉氏有公婆撐腰,她有甚麼,便是端莊婆婆來了,也得在宋老太太跟前服軟,官大一階就壓死人,更彆說一個從一品,一個不當官的。
甘氏聞聲這話是從冇有過的火性,唬得立時跪下來:“船上車上晚個幾日也是有的,伯孃消消氣,他那裡有如許的膽量呢。”
外頭一廊的丫頭都聽著,一個個噤了聲縮著脖子,木瓜纔要伸頭,叫石桂一把拉住了,貼著牆根站著,竹簾一掀,甘氏捂了臉從裡頭出來。
葉氏自回東廂,宋蔭堂就在屋裡甲等著,他見了葉氏反不似見宋老太太親熱,重又請過安,把家裡各種事說了,這才退下去。
到底冇再往下說,甘氏鬨了這麼個冇臉,拿眼兒去看葉氏,見她還四平八穩的坐著,垂了眼眉不說不動,內心這口氣如何也咽不下。
老太太這裡的官司不提,石桂幾個見著甘氏捂了臉兒出去,相互對看一眼,就裝著冇瞧見,等老太太寶貝夠了孫子,宋蔭堂出來的時候,小丫頭們全湊了上去,宋蔭堂笑一笑,每人打賞了些銅板,把個荷包袋兒都掏空了:“好好服侍著老太太太太,八月節的時候一人買個彩兔燈。”
玉皇大帝幡一掛,天竟晴起來,宋老太太纔要唸佛,跟著就想起這兒是道觀,把那佛號嚥了出來:“公然是老神仙,當真是有道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