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待圓時_第46章 菱角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石桂從速把點心給了葡萄,出了遠翠閣,一起從桂花香處走到至樂齋去,石桂去時屋裡已經點了燈,守門的小廝問起來,石桂回說是來給堂少爺送零嘴兒的。

香糟嫩蟹盛在青瓷小碟裡頭,又打了一壺菊花酒,四層的食盒子擺得滿滿鐺鐺的,頂上還放了酸棗兒搗的粘:“這是去歲摘的□□浸的酒,給繁杏女人嚐嚐鮮。”

鄭娘子前二日送了重陽糕過來,說她要跟女兒一道過節,石桂葡萄走不開,便不帶她們去,給她們送些糕,就算過了節了。

石桂拿著糕去廚房,婆子曉得是她是替繁杏來拿菜的,又是備酒又是切肉,新黃米包了紅棗作的煎糕,板鴨清煮現切,皮肉晶瑩,這會兒螃蟹也肥了,一個婆子開甕兒,問道:“繁杏女人這兩日能夠吃蟹?”

給石桂也倒了一杯,分吃了板鴨,另有煎糕,繁杏並不如何說話,石桂也就陪著,兩個都想起家人來,相互都冇話說,石桂不說家人,繁杏也不記得本身生在哪兒,隻曉得叫人賣了,也是一程一程的轉,落到宋家已是高運。

給少爺當書僮例來是件好差事,可給這麼個來投的窮親戚作書僮,那可就冇個希冀了,宋蔭堂跟前是高升家小兒子,宋勉身邊得力的家生卻不肯服侍,葉氏既命令,就冇有變動的,人是送了上來,可比宋勉還像個少爺,過節如何肯陪他清燈冷盞。

少年不料她還特地跑這一趟,曉得是給他的回禮,東西比他給的糕不知好了多少,嚅嚅說不出話來,看著穿鵝黃襖兒青布褲子的小丫頭快步出去,孤伶伶一盞燈照著粉嫩嫩的菱角,一口咬著又水又糯,細細嚼了才又坐到案前,拿挑子撥了燈火,放開書冊對著燈火苦讀。

至樂齋裡冇配丫頭,宋老太爺年青的時候起就不貪女色,彆個提及紅袖添香是雅事,他卻感覺最肮臟不過,讀書就是讀書,有美人伴,聲色誘人眼。

“等吃了飯,你就去院裡九花山子下邊耍。”繁杏曉得石桂冇得著話不敢隨便出院門:“春燕也太細心了些,你夜裡去看看你乳母。”

石桂一麵回聲一麵捧了新製的冬衣出門,一起往至樂齋去,跨過半個院子,這纔到至樂齋門前,裡頭靜無人聲,今兒到處放假,守門的小廝也不知跑去那裡,石桂出來叩門,少年正坐在桌前寫字,飯食還未送來。

既是來投的親戚,宋家也想著給他配個小廝書僮的,學裡大家有,獨他冇有,可不顯得薄待了,也費不上幾兩銀子。

少年原就生得慘白肥胖,到宋家這些日子也冇能養得白胖些,手上捏著糕,見石桂拒了,麵上泛紅,非得給她:“我不吃這些甜的,你拿了去罷。”

“多謝媽媽了,纔剛繁杏姐姐還問呢,我說必定送來了,太太叮嚀的事兒,媽媽們哪有不經心的。”石桂一句話把葉氏抬了出來,那婆子便疊動手笑:“那裡要繁杏女人催,今兒都過節,另有點心晚些送來。”

宋勉見著她微微一笑,還是手腳無處安設,他那裡擺得出少爺的譜,石桂把剝好的菱角荸薺送到小桌上:“少爺嚐嚐這個,滿是新奇的。”

繁杏也是外頭買來的,此地無親無舊,大節下也是一人過節,葉氏陪著老太太吃湯唸佛,春燕幾個守著,倒放了她的假,想著返來也無事,乾脆往廚房裡要了酒菜。

日頭曬出去,石桂還撿了個有太陽的處所曬鞋子,院子裡可貴如許靜,她才伸個懶腰,外頭繁杏出去了,一看院裡頭一小我也無,就隻要石桂一個,衝她招一招手:“你往廚房催一催,看看給至樂齋的飯食送去了未曾。”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