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大宋_第三十七章 變故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丁大經心中更加嚴峻,心砰砰地亂跳著。

趙昀本隻是宋寧宗的一個遠房堂侄,史彌遠派鄭清之找到他,將他選入宮中,封為沂王。

丁大全挾持著董槐直奔大理寺而去,出了北關以後,間隔大理寺已近在天涯。

“不過,他既是敢如此行事,也是自尋死路。我恰好藉此機遇將丁大全其及朋友的奸佞一網打儘,讓朝廷氣象為之一新,奸佞小人再無安身之地。如此一來,很多政治鼎新也能夠推行。”

董槐望著麵前的大理寺,冇有分開,卻反而向著大理寺邁去。

半晌以後,董槐才明白過來——丁大全手中並冇有官家下達的聖旨!

董槐也必定藉此洗濯其政治敵手,穩固權力,本身雖是天子,卻也冇有甚麼來由去禁止。

閻貴妃坐在床沿邊上,盧允升,另有方纔從瑞國公主那邊返來的董宋臣,都悄悄地站在中間,不敢言語。

“陛下,事已至此,若陛下在此時采納丁禦史所請,則必須嚴懲丁禦史,不然如何向朝野高低交代?董丞相在朝中本就勢大,若再經此一事,則朝中再也無人能製衡他!史彌遠擅權之事,陛下應當不會忘吧?

***********

仁明殿中,宋理宗趙昀的腳步仍然在來回踱著。【零↑九△小↓說△網】

“我董槐雖被他勒迫至此,卻並不是一樁好事,實是上天送給我的機遇,我還需藉此一掃朝廷奸佞。”

丁韋的反應也不比他爹爹慢半分,兩人在一刹時都消逝得無影無蹤。

大宋不殺士大夫,但毫不是說士大夫便能夠殺人放火,起兵造反,也不問罪殺頭。隻是說不殺上書言事者,而普通的文官,也極少因為職務事情而被正法。

趙昀在桌案前坐下,董宋臣趕緊上前,給他備好文房四寶。

“撤“丁大全俄然大喝了一聲,然後撒腿就跑,逃入街邊的一條冷巷內裡,轉眼便不見了人影。

眼看已到了大理寺門前,聖旨仍然冇有下達,丁大全的雙腿有些微微發顫,竟再也邁不開步子了。

朝中權力均衡,自古便是帝王心中最緊急之事。

朝中呈現第二個史彌遠,這絕對是趙昀心中最忌諱的事情。

想到這一點,董槐頓時怒髮衝冠。

趙昀固然當了天子,但卻隻是一個馳名無實的“站天子”,朝政都操之於史彌遠之手,直到史彌遠身後,趙昀才把握大權。

“請罪,請甚麼罪啊?他當得起這個罪嗎?”趙昀的吼怒聲在仁明殿中迴盪著。

“既是他丁大全請我來的,我便去。我倒要看看,他丁大全如何結束?”

“程元鳳、蔡抗可暫輪日當筆,軍國重務,商討奏聞。”

“這個丁大全,膽量也未免太大了吧?朕還冇有給他下旨,他就敢去緝捕當朝宰相?他眼裡另有冇有我這個天子啊?”

禦史台牒用來哄哄不懂朝廷軌製的大頭兵們還能夠,大理寺卿可不會認他的禦史台牒,冇有聖旨,禦史台哪來的權力能夠緝捕當朝宰相?

趙昀微微皺了皺眉,冇有答言。

丁大全私行帶兵包抄宰相府當然是行動莽撞,但事已至此,若本身不罷董槐之相,那麼,對於宰相被人擅自調兵勒迫之事,則必定要給朝野高低一個交代。

剛纔還感覺身上的戎服威風凜冽,現在卻隻感覺刺目非常了,立時候,大頭兵們紛繁都將戎服給脫了,扔在路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