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纓問鼎_第一百三十三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渭山溯水亭畔。

這問有些失禮,梁峰卻不覺得忤:“此乃持珠,減一百單八顆為三十六之數,可隨身照顧。旨在束縛身心,增持聰明。雖是小道,卻也無益功德。”

這真的是琉璃嗎?為何能如此渾圓剔透?不過這題目,實在不幸虧大庭廣眾下細問。世人又把話題繞到了佛理之上。畢竟有備而來,多數人都能談上兩句,對於《金剛經》有所研討的,更是為數很多。

青青茶葉落在烏黑杯底,另有淡綠茶湯盈於杯中。單單是這麼看來,就美不堪收。細細品上一口,更是甘苦交叉,回味無窮。在坐諸人,誰家用不起香料?去掉那些貴重香料濃烈的味道,茶湯反而有種清爽之感,就如座上之人,無雕無琢,天然天成。

一席酒宴,冇有觸及任何閒事,倒是讓諸人見到了新任府君的名流風采。不過對方跟其他愛妙手持玉快意、羽扇、麈尾的名流分歧,在他手中,隻要一串繞在腕上的珠串,清談之時偶爾會撥上兩下。現在也有很多胡僧進入中土,佛珠固然不如何常見,但是卻也並非無人曉得。隻是會把這佛珠繞在腕上的,實在少見。

加上創辦學館,招納賢能,號令各縣收留流民等等辦法,非論哪條,都足以讓人側目。現在設席相邀,又有誰能忍住獵奇,錯過這一睹真容的機遇呢?

梁峰可不感覺大家都能風俗這類清茶,但是刷逼格嘛,標新創新纔是霸道。更何況他著力鼓吹的,本就不是那點茶水。

“未曾想府君另有如此雅好。品此茶,方知茶之真味。”有人湊趣道。

這說法像是轉開話題,也有些邀世人共治上黨的意義。在坐諸人都不是那種會在雅宴絕望的俗物,天然款款落座。

無他,這位太守的經曆,實在是過分傳奇。

士族和豪門的向來涇渭清楚。梁峰如許的中等士族出身,卻大力任用寒士,本就讓人有些看不過眼。再看他這副窮酸做派,更是讓諸民氣中不大舒暢。如果他到處偏疼豪門,怕是上黨也難安寧。

梁峰一一作答,麵上毫無異色。手中持珠卻也轉的更勤了些。讓那幾顆琉璃珠,不時呈現在世人麵前。

彆說是太守府號令,就是天子命令,都一定管用!

已是初冬,渭山之上草木枯黃,冇了昔日翠綠可兒的意趣,一派蕭瑟。梁峰也未穿素淨衣衫,隻是青袍小冠,白襪素履,身處這滿目苦楚當中,反而透出一類彆樣風致。

亂世當中,凡是有一絲但願,就會讓人生出無窮勇氣。是以麵對這些看似不成思議的政令,百姓們冇有疑問,乖乖安設下來,為這一線朝氣,冒死儘力。

一旁李鎬笑道:“府君何必過謙。安定郡府,抵抗敵騎,遠比遊樂首要。若無府君一心公事,又何來我等散逸安然?”

一頓飯吃到了午後,賓主儘歡。世人下了渭山,紛繁出發回府。但是梁峰方纔坐上牛車,便有保護低聲稟道:“府君,薛氏和魏氏求見。”

如許的號令,的確讓人感到匪夷所思。要曉得現在全部幷州都在匈奴的威脅之下。劉淵已經在離石南郊祭天,過不了幾日恐怕就要即位建國。上黨地處幷州咽喉要道,直麵匈奴雄師。如許的處所,百姓逃都來不及,如何能夠放心開荒建城?

身為一郡之首,梁峰率先開口:“出去諸事繁忙,一向不得空,多有怠慢,還請各位包涵。”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