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鮑反麵,使曾國藩頗傷腦筋。打援,首要靠鮑超的霆字營,不能撤鮑超;多隆阿在安慶四周兵戈多年,地形熟諳,也不能換多隆阿。鮑超英勇,但腦筋簡樸;多隆阿硬打不可,但算計尚可。二人要攜起手來,才氣夠取長補短,相得益彰。早幾年,曾國藩措置如許的事,必然采納倔強的辦法,要麼逼迫鮑超聽多隆阿的號令,要麼決然調離多隆阿。但現在的曾國藩,不想用如許生硬的體例了。他溫語安撫鮑超,留他住下,一麵派人去掛車河,將多隆阿請來。
多隆阿來了,身後跟了一個侍從額爾真。多隆阿固然能講漢話,卻不識漢文,常日公文書牘,凡漢文均由額爾真朗讀,複書亦由額爾真代庖,額爾真也老是跟著他插手各種會晤。
"大人,多隆阿的本事,你老比我更清楚。他那裡是兵戈的質料?我在他之下,今後我的功績都變成他的了,我不乾!""世稱多、鮑,實在多那裡能夠比鮑。"曾國藩笑道,"這點我內心稀有,你放心去。鮑提督的軍功,多副都統是奪不去的。"高帽子一戴,鮑超歡暢了:"好吧,我聽大人的。"鮑超帶著八千人渡江而北,按期駐紮在孔城至羅昌市一線上。按湘勇兵戈的一貫風格,紮起二十座營房。營房外挖深溝一道,溝裡插滿竹簽、波折。溝外巡查,溝內架炮。營房表裡,戍守得嚴周到密。十天疇昔了,多隆阿的綠營未到防,陳成全的聲援也未到,鮑超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