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_第19章 楚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蘇子謂楚王曰:“仁人之於民也,愛之以心,事之以善言;孝子之於親也,愛之以心,事之以財;忠臣之於君也,必進賢人以輔之。今王之大臣父兄,好傷賢覺得資,厚賦斂諸臣、百姓,使王見疾於民,非忠臣也;大臣播王之過於百姓,多賂諸侯以王之地,是故退王之所愛,亦非忠臣也,是以國危。臣願無聽群臣之相惡也,慎大臣、父兄,用民之所善,節身之嗜慾,以百姓。人臣莫難於無妒而進賢。為主死易,垂沙之事,死者以千數。為主辱易,自令尹以下,事王者以千數。至於無妒而進賢,未見一人也。故明主之察其臣也,必知其無妒而進賢也。賢之事其主也,亦必無妒而進賢。夫進賢之難者,賢者用,且使己廢;貴,且使己賤,故交難之。

楚王令昭雎之秦重張儀。未至,惠王死。武王逐張儀。楚王因收昭雎以取齊。

楚王逐張儀於魏

張子辭楚王曰:“天下封閉不通,未知見日也,願王賜之觴。”王曰:“諾。”乃觴之。張子中飲,再拜而請曰:“非有彆人於此也,願王召所便習而觴之。”王曰:“諾。”乃召南後、鄭袖而觴之。張子再拜而請曰:“儀有極刑於大王。”王曰:“何也?”曰:“儀行天下遍矣,何嘗見人如此其美也。而儀言得美人,是欺王也。”王曰:“子釋之。吾固覺得天下莫如果兩人也。”

陳軫告楚之魏。張儀惡之於魏王,曰:“軫猶善楚,為求地甚力。”左爽謂陳軫曰:“儀長於魏王,魏王甚信之,公雖百說之,猶不聽也。公不如以儀之言為資,而得複楚。”陳軫曰:“善。”因令人以儀之言聞於楚。楚王喜,欲複之。

南後、鄭袖聞之大恐,令人謂張子曰:“妾聞將軍之晉國,偶有金千斤,進之擺佈,以供芻秣。”鄭袖亦以金五百斤。

秦伐宜陽

蘇子謂楚王

陳軫告楚之魏

唐且見春申君曰:“齊人飾身修行得為益,然臣羞而不學也。不避絕江河,行千餘裡來,竊慕大君之義,而善君之業。臣聞之,賁、諸懷錐、刃而天下為勇,西施衣褐而天下稱美。今君相萬乘之楚,禦中國之難,所欲者不成,所求者不得,臣等少也。夫梟棋之以是能為者,以散棋佐之也。夫一梟之不如不堪五散亦明矣。今君何不為天下梟,而令臣等為散乎?”

張儀逐惠施於魏。惠子之楚,楚王受之。

唐且見春申君

馮郝謂楚王曰:“逐惠子者張儀也,而王親與約,是欺儀也,臣為王弗取也。惠子為儀者來,而惡王之交於張儀,惠子必弗行也。且宋王之賢惠子也,天下莫不聞也。今之不善張儀也,天下莫不知也。今為事之故,棄所貴於仇敵,臣覺得大王輕矣。且為事耶?王不如舉惠子而納之於宋。而謂張儀曰:‘請為子勿納也。’儀必德王。而惠子貧民,而王奉之,又必德王。此不失為儀之實,而能夠德惠子。”楚王曰:“善。”乃奉惠子而納之宋。

杜赫謂昭陽曰:“凡為伐秦者楚也。今施以魏來,而公入之秦,是明楚之伐,而信魏之和也。公不如無聽惠施,而陰令人以請聽秦。”昭子曰:“善。”因謂惠施曰:“凡為攻秦者魏也,今子從楚為和,楚得其利,魏受其怨。子歸,吾將令人因魏而和。”

桓臧為雎謂楚王曰:“橫親之分歧也,儀貴惠王而善雎也。今惠王死,武王立,儀走,公孫郝、甘茂貴。甘茂善魏,公孫郝善韓。二人固不善雎也,必以秦合韓、魏。韓、魏之重儀,儀有秦而雎以楚重之。今儀困秦而雎收楚,韓、魏欲得秦,必善二人者。將收韓、魏輕儀而伐楚,方城必危。王不如複雎,而重儀於韓、魏。儀據楚勢,挾魏重,以與秦爭。魏分歧秦,韓亦不從,則方城無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