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_第24章 趙二(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趙文進諫曰:“農夫勞而君子養焉,政之經也;愚者陳意而知者論焉,教之道也;臣無隱忠,君無蔽言,國之祿也。臣雖愚,願竭其忠。”王曰:“慮無惡擾,忠無過罪,子其言乎!”趙文曰:“當世輔俗,古之道也;衣服有常,禮之製也;修法無愆,民之職也。三者先聖之以是教。今君釋此,而襲遠方之服,變古之教,易古之道,故臣願王之圖之。”王曰:“子言世俗之間。常民溺於風俗。懸著沉於所聞,此二者以是成官而順政也,非以是觀遠而論始也。且夫三代分歧服而王,五伯不如教而政。知者作教,而愚者製焉;賢者議俗,不肖者拘焉。夫製於服之民不敷與論心,拘於俗之眾不敷與請安。故勢與俗化而禮與變俱,賢人之道也承教而動,循法忘我,民之職也。知學之人,能與聞遷;達於禮之變,能於與時化。故為己者不待人,製今者犯警古,子其釋之。”

王立周紹為傅,曰:“寡人始行縣,過番吾,當子為子之時,踐石以上者皆道子之孝。故寡人問子以璧,遺子以酒食,而求見子。子謁病而辭。人有言子者曰:‘父之孝子,君之忠臣也。’故寡人以子之知慮為辯足以道人,危足以持難,忠能夠適意,信能夠遠期。詩雲:‘服難以勇,治亂以知,事之計也。立傅以行,教少以學,義之經也。’循計之事,失而累;訪議之行,窮而不憂。故寡人慾子之胡服以傅王乎。”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