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大司馬_第4章:家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老夫也是纔到。”

見此,葛氏便向蒙薦施禮,旋即帶著幾分欣喜摸索道:“長成本日前來,莫非是為了前幾日妾身向宗族祈求的那件事?”

世俗的端方,北為主位,是仆人的坐位,而中原遍及以左為尊,是以仆人左手邊(即東位)便是尊位,西位次之,最末是南位。

想到這裡,葛氏正要板著臉將小兒子趕出來,但是蒙薦卻笑著說道:“無妨無妨,就讓這孩子在旁聽聽吧,畢竟這孩子也十歲了,再過五年啊,就該輪到他結婚了。”

葛氏請蒙薦在尊位入坐。

蒙伯點點頭正要說話,北側的正屋內剛好呈現了一名盤著髮髻的婦人的身影,用帶著猜疑的神采看向院中,待看到站於院內的蒙薦時,這名婦人趕緊邁步走了出來,欣喜地號召道:“長老來了?……這倆傻孩子,長老來了也不跟為娘說一聲。”

蒙仲聞談笑著說道:“娘,不就是兄長的婚事嘛,就讓孩兒在旁聽聽嘛,說不準孩兒還能給出出主張呢。”

在屋內的角落,擺放有兩隻半人高的瓦缸,想來是盛放穀麥糧食用的。

當日,長老懞薦便跟著蒙仲來到了後者的家中,意在壓服後者的母親葛氏,讓她答應本身的次子蒙仲分開身邊,前去奉養莊子。

不過在心底嘛,他更加感覺蒙伯不如其弟蒙仲。

而在北側牆壁的靠牆處,還擺著一張小案,案上擺放著幾尊泥像。

蒙仲的家亦在鄉邑內,冇過不久長幼二人便到了。

葛氏固然感受蒙薦長老的神態有點奇特,但也冇有細想,歡歡樂喜地將後者迎到正屋屋內。

正屋,即一戶人家家主所居住的房屋,在一座院舍內的職位最高,自從蒙瞿戰身後,葛氏便單獨寡居在此,至於蒙伯、蒙仲兄弟二人,此前都跟母親睡在一起,但待等兄弟倆長到八九歲的時候,便遵循俗禮,搬到院子東側的屋子居住。

蒙薦張了張嘴,一時候冇反應過來,竟不知該迴應甚麼,那發慌的神態,讓蒙仲在旁看了強憋笑容。

而本年,蒙伯已年滿十五,是以前間日,葛氏便到宗族內,奉求宗族為他的宗子籌措一門婚事。

趁便一提,蒙瞿生前所利用過的皮甲、兵器,亦被葛氏收藏在東房內箱子裡。

蒙薦笑嗬嗬地擺擺手,表示並不關兄弟倆的事。

但是婚娶這類事,對於一個年僅十歲的孩子來講,這還為時過早吧?

不過在說完以後,他朝著蒙仲使了一個眼色,想來是但願後者莫要拆穿他。

蒙仲公開都替兄長感到焦急,在旁提示道:“兄,薦長老來了。”

一聽這話,葛氏微微有些躊躇,畢竟比擬較誠懇木納的宗子,的確是次子蒙仲聰明機警,是以常日裡有很多事,葛氏固然不會瞞著宗子,但是卻會更多地與次子籌議。

雖是正屋,但屋內的安排卻極其簡樸,大抵三丈周遭的屋內,正中心鋪著一張草蓆,草蓆上擺放著一張方剛正正的木質矮桌,矮桌的木料不得而知,不過看上麵那一道道開裂的陳跡,不難猜想這張矮桌怕是已有些年事,能夠比蒙仲的春秋還要大。

在蒙仲的攙扶下,在矮桌旁東側的位子跪坐下來,同時他用左手手指悄悄敲了敲矮桌的靠南部分,明顯是表示蒙仲在南位坐下——畢竟蒙仲在這裡年紀最小嘛。

這幾尊泥像稱作「屍」,代已故的蒙舒、蒙瞿父子享用葛氏與蒙伯、蒙仲兄弟二人的供奉。【PS:屍最早就是專門指代替已故的先祖受先人供奉、祭奠的‘代替物’,有效活人代替的(普通是孫輩的小孩),也有效泥像代替的,到厥後,才演變成神主牌,即靈牌。所謂的屍身,實在應當是屍體,屍纔是專門用來指代已死之人的字。】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