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明月_第93章 荀子論秦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PS:感激各位的打賞和存眷,感激舞動全軍的盟主,這幾天正在儘力找回狀況,12點後另有一章。

明月趕緊目視荀子,卻見他在談及秦國時,冇有普通六國士人那種悔恨討厭之色,反倒有一絲興趣!

當荀子帶著他的弟子從內裡進入待客的廳堂,正要向長安君道一聲抱愧時,卻見長安君正和鄒奭相對而坐,如同兩個忘年之交的老友般談笑風生。

鄒奭對秦國印象不佳,持續道:“我還傳聞,就算是秦人本身的士,不得官府之令隨便去其他郡縣,也會遭到削籍的獎懲,爵位上造以上要受鬼薪之刑,公士以下則要服城旦舂之役。其海內如同一片死水,外來人休想激起半點波瀾!”

所謂的托名,也就是假托彆人的姓名,藉以舉高本身的話語權,諸子百家的作品裡,這類環境非常常見。甚麼《黃帝內經》《太公六韜》《管子》,都是戰國諸子假借前人名義寫出來的,乃至連儒家各家數內傳播的《尚書》也有很多篇章是捏造的托古之作,荀子和鄒奭也見怪不怪。

而在荀子看來,長安君禮數恰當,彬彬有禮,全然不似一些齊楚公子封君般傲岸對勁,彷彿一好學少年,再加上對荀子以趙國邯鄲方言問好,讓荀子頓生好感。

……

萬幸啊,秦還冇來得及燒詩書,不準六國之史,給了這些戰國文獻致命一擊的項羽也還冇出世。

鄒奭喜不堪收,天然伸謝,他們陰陽家的興趣的確是極其遍及,上到天文地理,下到五行間的奧妙乾係,都有瀏覽,他不免扣問起了,那書中周穆王的事蹟,是否是真的?

後代一些西方史學家,為了得出為何中國在十八九世紀式微的原因,便尋根究底,以為中國文明過分於保守,摸索慾望不敷。

“秦國不準本國商賈、遊士,冇有傳符,任何人在秦境以內都寸步難行。”

明月一愣:“這是為何?”

明月振振有詞:“方方士的目標是尋覓虛無縹緲的三仙山,以及長生不死之藥。學宮的目標卻不一樣,是為了摸索,是為了求知,是為了曉得九州以外是否另有其他地區。固然稷下諸子不治而群情,但所群情之事,總不能平空假造,還需仰仗究竟。”

明月來之前也做足了籌辦,便侃侃而談道:“據書中所寫,此次西行的全程足足有三萬五千裡!其周遊線路,是從宗周北渡黃河,逾太行,涉滹沱,出雁門,抵河宗氏,過賀蘭,經祁連,超出大戈壁,最後到達西王母之邦……以後又北行一千九百裡,至飛鳥之所解羽之地的西北大曠原,而後才返來。”

他便建議道:“鄒先生,實在小子在想,如果想要證明大九州學說,還是要實際查證過。何不效仿穆天子傳裡的做法,調派一支船隊渡海東出,沿著海岸向北向南摸索,看看能找到些甚麼,趁便將海岸線的表麵描畫在輿圖上帶回,如此漸漸堆集,吾等有生之年,也許能發明其他大洲。”

鄒奭看上去表情很不錯,笑嗬嗬地說道:“祭酒不在時,我與長安君提及了家叔的大九州之說,長安君則與我談起了《穆天子傳》這本書……”

不過明月卻並未是以看低《穆天子傳》的代價,這但是這期間可貴的地理作品啊,西域乃至中亞一帶的環境,在中國視野下不再是一片空缺莽荒……

這就是出身王室的好處了,占有的知識資本是稷下先生們羨慕不已的,當年墨子也得前去各個諸侯國,“請觀百國春秋”,這纔有了與儒家分庭抗禮的本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