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江海之以是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賢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賢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53.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賄有餘。是謂盜誇。非道也哉。
60.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迨ㄞ哄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賢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52.天下有始,覺得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複守其母,冇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畢生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畢生不救。見其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複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習常。
55.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摶。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雌雄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整天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負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5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天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兵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滿足。咎莫大於欲得。故滿足之足常足矣。
79.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覺得善。是以賢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有為之無益。不言之教,有為之益天下希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