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陳氏嚇得麵色慘白:“米價還得漲?”
這日子過不下去了!
“mm慢走!”
(第二更,求保舉票支撐!)
她不是一個長於言說的人,被王賀氏一番調侃更是不曉得該說些甚麼了。
說罷王賀氏感慨道:“想一想,還是萬積年間的日子好過啊。一兩銀子能買兩石米,米缸裡的米多的都吃不完......”
可不管她說的天花亂墜,舌燦蓮花,就是絕口不提借糧的事。
見劉陳氏手中捧著一隻罈子,王賀氏嚶聲笑道。
退一步講,便是劉陳氏過後真的把借的米還上了,那也是自家虧損啊。
那劉陳氏是個心腸仁慈的,可心腸仁慈又不能當飯吃。
王家的院子是個二進的,外院普通是待客用的,內院則供自家人居住。
是以米缸中的米糧向來都是淺淺一層。
劉陳氏是個嘴笨的,被王賀氏這麼一忽悠半句話也憋不出來。
“聽姐姐一句勸,便是米價再貴也得買一些存著。一石買不起,就買一斛,一斛買不起就買一鬥,一鬥買不起就買一升,一升買不起就買一合嘛......”
“mm,你本日但是又泡了酸菜,拿來一罈叫我嚐鮮?”
現在已經斷了糧,再不去買就得捱餓。家中雖說另有七八兩存銀,但現在這個糧價也太離譜了,揣著銀子去買糧不即是上杆子挨宰嗎?
劉陳氏咬了咬嘴唇,終究還是決定去鄰居家借些米來。
王賀氏的家就在劉陳氏家西邊,她輕叩了叩門,未幾時便有一個三十來歲的婦人前來開門。
見是劉陳氏來了,王賀氏微淺笑道:“mm如何來了,快屋裡坐。”
好嘛,你們讓朕的百姓吃不起飯,朕便要你們冇命用飯!
她先是把劉陳氏讓進院子,再四下望瞭望把門插好。
這直是把劉陳氏嚇傻了。
王賀氏說的鼓起,直是吐沫四濺,都快噴到劉陳氏的臉上了。
自打天啟朝以來,米價便一向見漲,到了崇禎朝更是漲瘋了。
這當然是個彆例,但僅僅如此倒是治本不治本。
劉陳氏咬了咬牙道;“實不相瞞,家中已經斷糧了,還望姐姐能夠借些米給我。”
她手指緊緊掐著大腿,暗紅色的馬麵裙都被掐出了褶子。
她的丈夫不過是個私塾的教書先生,一年的束脩加在一起也不過二十兩。這麼算下來,賺的銀分身部買米都不敷。
王賀氏說罷,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思定以後劉陳氏便抱著個空罈子出了門。
薑曰廣的建議是立即開倉,依托府庫中的存糧來平抑糧價。
五日以內,米價從一兩一石漲到了一兩八錢一石,足足漲了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