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良佐行事非常謹慎。如果俄然來了清廷的信使招降他一定會當即承諾。但信使帶來的另有他親弟弟劉良臣的一封親筆信。
王繁華剛閉上眼睛想眯一覺,便感覺有人在拍他的肩膀。
這類環境下他當然不會翻開城門,而是直接回絕了劉良佐、劉澤清的入城要求。
“沈將軍,我就是歇息一下,這氣候太熱...”
這年初山東也不是甚麼承平的處所,賊寇來過官軍來,不時候刻都在兵戈。
看這架式,如何像隨時能夠打起來啊。
上峰一道號令,底下的人天然是跑斷腿。
濟寧州城外,中軍帳中。
傳聞這位沈將軍是正兒八經的東宮嫡派出身,在當今聖天子還在做太子時就是侍衛了。怪不得神策軍編練增設新營後,會選他做營總。
...
陳複解開綁在箭矢上的書子展開來看,不由得蹙起眉來。
忙完了這些陳複心中才稍稍有了些底。
睜眼一瞧,不是驍果營的營總沈複倒是誰。
嘶!
他從城頭望下去,但見黑壓壓的一片朝濟寧州方向湧來。看人數足稀有萬。
陳複掃視了一番朗聲道:“本將奉趙批示使令率驍果營駐守濟寧州,自當死守城池。現劉澤清、劉良佐所部北上,但本將並未接到聖旨亦或是趙批示使令,故而思疑此乃亂兵!”
陳複說的氣勢實足,眾兵將皆是麵麵相覷。
早在大淩河之戰後,劉良臣便跟著祖大壽降清。
連著灌下一牛皮郛的水,王繁華才感覺解了渴意。
再說,陛下派神策軍進駐山東就是為了策應高傑部以防不測,為何會又派二劉前來,這不是自相沖突嗎?
王繁華走到一顆棗樹下,抹了一把汗,解開牛皮郛仰起脖子喝起水來。
陳複派出近千人去到每個坊市張貼佈告,向百姓宣貫戒嚴令。
也不曉得這幫小子現在如何樣了。
“都加把勁,彆一個個有氣有力軟綿綿的,彷彿老子冇給你們用飯似的。”
濟寧州是大洲,城中百姓亦很多。
陳複越想越感覺劉良佐的說法站不住腳,心中鑒定二劉所部就是亂兵。
王繁華脫口而出。
二劉部北上?這但是件大事啊。
王繁華從一隊隊新兵間走過,時不時的抬腳朝這些新兵的屁股踢去。
書子是劉良佐寫的,說他們奉了兵部調令趕往山東與高傑部彙合一同北伐。現在路過濟寧州,要求城中守將翻開城門放他們進城補給歇息。
剩下的千餘人則被分撥到四周城門駐守,在陳複的號令下搬運巨石堵住了城門。
固然劉良臣的官位不算太高,但畢竟投降早,資格老。
駐守城防的是神策軍驍果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