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饈傳_26第二十五章 一紙舊記(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曹氏不由得笑起來,“為甚麼?”

亦珍未曾重視到,當她提及京中退任的庖人時,母親曹氏的臉上,僵了一僵,迅即規覆成一派和順淺笑的神采,伸手摸一摸她的臉頰道:“那珍兒可感覺甘旨?”

湯媽媽送她出了門,目送她帶著招娣延著廊下,走出院子,這纔回到屋裡。

屋內,亦珍向母親講起本身在佘府的所見。

到了吃藥的時候,湯媽媽端了湯藥出去,瞥見這一幕,從速笑著將盛著藥碗的托盤在夜壺箱上一放,“蜜斯快彆揉搓夫人了。夫人該吃藥了。”

“是。”湯媽媽自去裝貴重物件的樟木箱子裡,翻開上頭墊著的幾匹緞子麵兒,自下頭捧出個藍花布包著的匣子裡,謹慎翼翼地捧到曹氏床前,悄悄擱在曹腿上。

反倒是曹氏,神采淡然,“遲早要傳給珍兒。珍兒是個妥當的,從小到大,滿足常樂,並不貪慕虛榮吃苦……”

但是母親給她的這張宣紙上頭,不但詳細記錄瞭如何製作刀魚麵的麪湯,連多少分量都寫得清清楚楚,一絲不苟。

“夫人……”湯媽媽有些憂心腸望著曹氏。

隻不過許是時候長遠,亦或她當時年幼,印象恍惚之故,亦珍竟找不到關於外祖家的太多資訊。她最早最長遠的影象,便是在湯媽媽懷裡,一家人展轉顛簸,往江南來探親,隻是到最後也冇能尋到母親在鬆江府的親戚。

<TR>

曹氏表示湯媽媽關上門,到近前來。

曹氏吃過藥,便叫女兒歸去,“娘屋裡藥味兒重,珍兒快回本身屋去罷。也忙了一早了,好好歇一歇,睡個午覺,彆累著了。”

亦珍雙手接過宣紙,有些不解地望向母親。

“那女兒可要偷懶,多多尋英姐兒玩去了。”亦珍笑著靠在母親肩上。

亦珍在母親屋裡吃過一盞冰糖枸杞銀耳蓮子羹,方告彆了母親,帶著招娣回到本身屋裡。

亦珍的字,由母親曹氏親身傳授。在曹氏尚未病倒前,常常大朝晨起家,為茶攤籌辦好酸梅湯與茶果,待吃過早餐,摒擋罷家計,至午餐前這段辰光,留出來傳授女兒繡花習字。

曹氏微微一笑,自袖籠中取出一張綿連金星羅文的宣紙來,遞給女兒。

鑰匙天長日久地貼身儲存,現在握在手中,帶著一絲體溫,光潤得彷彿金玉。

曹氏擺擺手,“現在說這些,另有甚麼用呢?”

比起那些大戶人家內宅外院糟心的爭鬥,他們如許一家人開高興心的,纔是最要緊的。

“去取來。”曹氏對峙。

望著紮在皮麵冊子外頭的細牛皮繩,曹氏透暴露少見的固執色彩來,隨後將皮麵冊子重新包回錦緞中,又從匣子下頭拿出一疊微微泛黃的宣紙裡,略翻找半晌,抽出此中一張來,這纔將妝匣重新裝起來鎖好包上,交給湯媽媽收好。

待曹氏晝寢起來,吃晚餐時候,亦珍這才又到母親屋中陪她一起用餐。

“夫人從小便是這副未雨綢繆的脾氣,若不是您……我們現在還不曉得身在何方……”湯媽媽欣喜曹氏。

“湯媽媽做的綠豆百合湯也是極好喝的。”亦珍笑起來,“等出了梅雨天,入了暑,湯媽媽總會做好了綠豆百合湯,盛在白瓷湯盅裡,垂到井裡,用冰冷的井水湃一會兒。中午日頭最熱的時候吃一盞,最舒暢不過了。”

亦珍眼睛一亮,“女兒在席間聽魯總兵家的蜜斯提及,京中有間叫半齋館的食肆,隻得每年腐敗之前,才賣一款刀魚麵,一日隻賣五十碗,一碗也不肯多賣的。偏就有那老饕,為了那一碗刀魚麵,大朝晨就去列隊。甚麼時候,女兒若能做出如許的甘旨來,引得咱家的茶客排著隊也要來嘗上一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