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與強顏俱 及餘自用性
雖有所起 諸法無生 因想蹉踖
又複所護 統統除棄 若使臥寤
最後代時 正典所處 統統諸法
若入屋室 所行若茲 察看諸法
弘雅功德 所處之座 具足篋藏
說人之惡 亦不墮非 諸疑邪見
爾乃說經 若當敷座 務令柔嫩
寧靜升據 高廣法座 而普等心
如同黑雲 在於虛空 合集堆集
安居處演
其明智者 所處安隱 有所存立
而生諸有 心常埋頭 善修三昧
不與高傲俱 複遠犯禁者
悉倒置想 以有為有 用虛作實
使統統眾 主動欣喜 睹所建功
因而溥首大士白佛。唯大聖。此諸菩薩恭敬世尊。所當勸悅難及難及。何時該當為統統眾說斯典範。佛語溥首曰。菩薩先處二法乃應講經。一曰威儀。二曰禮節。何謂菩薩解知威儀。借使持心忍辱調柔。將護其意畏不自主。其誌如地不見有人。不見有人而行法者。觀天然相諸法本無。此諸法者眾行之式。亦無馳念。是謂威儀。何謂禮節。設令菩薩不與王者太子大臣吏民處置。不與外道異學交啟。不尚世典讚敘音韶合偶風俗。不貪不學不與搏鬥魚獵弋射雞鶩坎阱賊壞處置。不與歌樂遊戲眾會同處。不與聲聞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處置。亦不靠近施禮問訊。不共止頓。不與同道經行燒香散華然燈。除其往至講經會時。唯與講會而共處置。縱有所說亦無所著。是為禮節。
若聞此經 慈心顫栗 統統普現
所照光光 其推行是 所獲若此
所行乃如是 亦不與談語
國主帝王 及與太子 欲聽聞法
如佛所言 彼人未曾 有疵瑕欲
其奉持斯典 則當勤行之
奧妙之誼 追逐侍後 要求問誼
舍離清信女 不與無益言
譬若虛無 等無堅毅 不念取勝
而說經法 不成思議 億千劫數
明者設有緣 為女人說經
現在如來 現在之時 設能逮聞
普能勸悅 諸會者心 無敢生念
曉知眾生 所應便利 本日眾生
欲風險者 若得扶養 飲食之具
即轉法輪 無有諸漏 為諸四輩
誌菩薩法 若使出學 及居家者
其有菩薩 在十方者 湣傷眾生
憂惱之患 講說經法 億千之數
無所怯軟 心不起想 為無數人
以法等化 統統人間 睹諸眾庶
如是像法 佛滅度後 當恃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