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怪妖龍太貌美_第四十四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忽一日,獨往山中打生,得了幾項野味而回。行至半途,地名大樹坡,見一黃斑老虎,誤陷於檻阱當中,獵戶偶爾未到,其虎見勤自勵到來,把前足跪地,昂首弭耳,口中出聲,似有乞憐之意。自勵道:“業畜,我已誓不害你了。但你本日自投檻阱,非乾我事。”其虎眼觀自勵,口中嗚嗚不已。自勵道:“我今做主放你,你此後切莫害人。”虎聞言點頭。自勵破阱放虎。虎得命,狂跳而去。自勵道:“人以獲虎為利,我卻以放虎為仁。我欲仁而令人失其利,非忠恕之道也。”遂將所得野味,置於阱中,白手而回。恰是:

方纔說虎是神明遣來,剿除凶暴,此亦理之統統。看來虎乃旦獸之王,至靈之物,感仁吏而渡河,伏高僧而護法,見於史傳,各種可據。現在再說一個義虎知恩報恩,成績了人間義夫節婦,為千古嘉話。恰是:

隻因勤自勵不務本業,家道垂垂消乏,又且生性慷慨好客,經常引著這三朋四友,到家蒿惱,索酒索食。勤公、勤婆愛子之心無所不至。初時猶勉強支撐,今後支撐不來,隻得對兒弓說道:“你本年已大長,不思務本作家,日逐浪蕩,有何了日!彆人家兒子似你年紀,或農或商,胡亂得些進益,以食父母。似你有出氣,無進氣,家事日漸殘落,兀自三兄四弟,酒食征逐,不知做爹孃的將冇作有,千難萬難,就是服飾典,也有儘時。將來手足無措,連爹孃也有餓死之日哩。我現在與你說過,再惹人上門時,茶也冇有一杯與他吃了,你莫著急!”勤自勵被爹孃經驗了一遍,嘿嘿無言,走出去了。端的好幾日冇有人上門蒿惱。

先人論此事,詠詩四句:

說時節婦生色彩,道破奸雄喪膽魂。

話說大唐天寶年間,福州漳浦縣下鄉,有一人姓勤名自勵,父母俱存,家道粗足。勤自勵幼年時,就聘定同縣林不將女兒潮音為妻,茶棗俱已送過,隻等長大結婚。勤自勵十二歲上,就不肯讀書,出了書院,專好使輪棒。父母單生的這個兒子,甚是姑息,不去拘管著他。年登十六,生得身長力大,猿臂善射,正藝過人。常言“同聲呼應,同氣相求”,自有一班惡棍後輩,三朋四友,和他擎鷹放鷂,駕犬馳馬,射獵打生為樂。曾一日射死三虎。忽見個黃衣老者,策杖而前,獎飾道:“郎君之勇,雖昔日卞莊、李存孝不是過也!但好生惡殺,萬物憐憫。自古道:‘人有害虎心,虎無傷人意。’郎君何故必欲殺之?此獸乃百獸之王,不成輕殺。當初黃私有道術,能以赤刀製虎,尚且終為虎害。郎君若自恃甚勇,好殺不已,將來必犯天之忌,不免不測之憂矣。”勤自勵聞言覺悟,立即折箭為誓,誓不殺虎。

單氏驚倒在地,半日方醒,麵前不見張稍,己知被大蟲銜去,始信山中端的有虎,丈夫被虎吃了,此言不謬。心中驚駭,不敢前行,認著舊路,一步步哭將轉來。未及出山,隻見一個似人非人的東西,從東路直衝出來。單氏隻道又是隻虎,叫道:“我死也!”望後便倒,耳根道忽傳聞:“娘子,你如何卻在這裡?”雙手來扶。單氏睜眼看時,倒是丈夫韋德,血汙滿麵,以是不像人形。本來韋德命不該死,固然被斧劈傷,一時悶絕。張稍去後,卻又醒將轉來,掙紮起家,扯下腳帶,將頭裡縛伏貼,挪步出山,來尋張稍發言,卻好遇著單氏。單氏還認著丈夫被虎咬傷,乃至如此。聽韋德訴出其情,方悟張稍欺心使計,暗害他丈夫,假說有虎。厥後被虎咬去,此乃神明遣來,剿除凶暴。伉儷二人,感激六合不儘。回到船中,那啞子做手勢,問船長如何不來。韋德伉儷與他申明本末。啞子合著掌,此亦至異之事也。韋德一起相幫啞子行船,直到家中,將船變了,造一個佛堂與啞子住下,日夜燒香。韋德佳耦畢生信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