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怪妖龍太貌美_第四十五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報導錦衣歸故裡,爭誇白屋出公卿。

事非乾已休多管,話不投機莫強言。

許武既歸,省視先塋已畢,便乃納還官誥,隻推有病,不肯為官。過了些時,安閒召二弟至前,詢其學業之進退。許晏、許普應對如流,理明詞暢。許武心中大喜。再稽查田宅之數,比前恢廓數倍,皆二弟節約之所積也。武因而遍訪裡中良家女子,先與兩個兄弟訂婚,本身方纔娶妻,續又與二弟婚配。

羯鼓頻敲玉笛催,朱樓宴罷落日微。

紫荊花下說三田,人合人離花亦然。

第二句說“花萼樓中合被時”。那花萼樓在陝西長安城中,大唐玄宗天子所建。玄宗天子就是唐明皇。他原是唐家宗室,因為韋氏亂政,武三囚擅權,明皇起兵誅之,遂即帝位。有五個兄弟,皆封王爵,時號“五王”。明皇和睦甚篤,起一座大樓,取>之義,名日花萼。不時召五王登樓歡宴。又製成大幔,名為“五王帳”。帳中長枕大被,明皇和五王經常同寢此中。有詩為證:

臣以菲才,遭遇聖代,致位通顯,未謀報稱,敢圖暇逸?但前人雲:“人生百行,孝弟為先。”“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先父母早背,域兆未修;臣弟二人,學業未立;臣三十未娶。五天子覽奏,準給假暫歸,命乘傳衣錦回籍,複賜黃金二十斤為婚禮之費。許武謝恩辭朝,百官俱於郊野送行。恰是:

眾父老一貫知許武是個孝弟之人,這番分財,定然辭多就少。不想他般般件件,自占便宜。兩個小兄弟所得,不及他非常之五,全無謙讓之心,大有淩辱之意。世民氣中甚是不平,有幾個樸直白叟憤怒不過,竟自去了。有個心直口快的,便想要開口,說公道話,與兩個小兄弟做喬主張。此中又有個老成的,背後裡捏手捏腳,教他莫說,以此罷了。那教他莫說的,也有些見地,他道:“繁華的人,與貧賤的人,不是普通肚腸。許武已做了顯官,比不恰當初了。常言道:疏不間親。你我終是外人,怎管得他家事。就是好言相勸,料一定服從,白費了唇舌,到教唆他兄弟反麵。倘或做兄弟的肯讓哥哥,非常之美,你我又嘔這閒氣則甚!,若做兄弟的心上不甘,必定爭辯。等他爭辯時節,我們替他做個主張,卻不是好!”恰是:

陽羨許季長,耕讀日夜忙。教誨二弟俱成行,不是長兄是父娘。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且說會稽郡陽羨縣,有一人姓許名武,字長文,十五歲上,父母雙亡。固然遺下些田產童仆,奈流派單微,無人幫忙。更兼有兩個兄弟,一名許晏,年方九歲,一名許普,年方七歲,都則幼小無知,整天趕著哥哥哭泣。那許武日則躬率童仆,種田種圃,夜則挑燈讀書。但是耕作時,二弟雖未勝鋤,必使從旁旁觀。但是讀時,把兩個小兄弟坐於案旁,將句讀親口傳授,細細講授,教以謙遜之節,成人之道。略不率教,輒跪於家廟之前,痛自督責,說本身德行不敷,不能化誨,願父母有靈,吞牖二弟,涕零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