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爭誇快婿,前日竟然罪囚。
天乎本無辜,冤哉不成說。
來禦史結婚滿月以後,即起馬往廣東到差。當時廣東龍門縣有一樁極大冤枉的事情,幸虧來禦史到差替他申冤理枉,因此又弄出一段奇聞快事,連來禦史本身向日的冤枉也一齊都申理了。看官慢著,待我細細說來。
雖在監倉,非其罪也。
且說水員外因不見了月姨,正在庵中煩惱,忽見來生遣人來請,又知月姨無恙,非常歡樂,隨即到參謀營中來拜見。來生先謝了他一貫看顧之德,並將本身遭際張招討,開豁罪名,署為參謀,及查點婦女,得遇月姨的事細訴一遍,水員外再三稱謝。敘話中間,又提起女兒姻事,來生道:“感荷深恩,無覺得報。今既蒙不棄,願為半子。但目今兵事倥傯,恐未暇及此。我稟過主帥,然後奉複。”當下水員外先領了月姨歸去。次日,來生入見張招討,把水員外向來交誼,並目下議婚之事安閒稟告。張招討道:“此美事也,我當成全。”便擇穀旦,將禮金二百兩、彩幣二十端與來生下聘,約於隨征班師之日然後結婚,水員外大喜。恰是:
昔為西席,今作半子。三載囹圄,誤陷鼠牙雀角;一年鋒鏑,爭看虎步龍驤。重耳配霸姬,本是蒲城一罪犯;文王逑淑女,曾從羑裡作囚夫。麵前榮辱信無常,久後起伏自有定。
隻這一哭,打動了隔壁一個菩薩心腸的人。那人姓施號惠卿,是做皮匠心機的。單獨居住,不娶妻室。性最好善,常日積趲得二三十兩銀子,時價城外寶應寺募修大殿,有個募緣和尚結了草棚住在那條巷口募緣,施惠卿發心要把所積銀兩舍與本寺助修殿工。那日正請那化緣和尚在家吃齋,忽聞隔壁曾小三伉儷哭得慘痛,便走將過來問其原因,曉得是如此這般,不覺惻然動念。回到家中,打發和尚吃齋去了,閉門自想道:“比如我把銀子去佈施,何不把來替曾小三償了債,保全了他伉儷兩口,卻不強似助修佛殿?”思忖已定,便來對曾小三道:“你們且莫哭,我倒積得三十多兩銀子在那邊,今不忍見你伉儷離散,把來替你完了債罷。”曾小三聞言,拭淚謝道:“多承美意,但你又不是財主,也是技術上積來的,如何為了我一旦費去?”施惠卿道:“側隱之心,人皆有之。我和你既做鄉鄰,目睹如許慘事,怎不動心?我今發心要如此,你休推卻了。”曾小三還在遲疑,隻見索債的兵丁又嚷上門來,說道:“我們老爺不肯脫期,立要本日清還。若不然,拿去衙中吊打。”施惠卿便出來挽手道:“長官不須羅唕,銀子我已替他借下,交還你去便了。”說罷,隨即回家,取出銀子,拿過來付與兵丁,兌明足紋三十兩。兵丁見有了銀子,也不管他是那裡來的,收著去了。曾小三非常感激,望著施惠卿倒身下拜,施惠卿趕緊扶起,曾小三稱謝不儘。當晚無話。
且不說水員外聯了這頭姻事,非常欣悅。且說來生納聘以後,即隨張招討領兵征進,勸張招討申明禁約,不準兵丁騷擾官方。自此大兵所過,秋毫無犯,百姓歡聲載道。連梁山泊投降這班豪傑見他規律嚴明,亦皆畏服。來生又密獻奇計,教張招討分兵設伏,活捉了賊首方臘,賊兵不日蕩平,奏凱還朝。張招討備奏參謀來法功勞,朝廷命下,升張招討為樞密院正使,參謀來法賜進士第,擢為廣東監察禦史。當下來禦史上表謝恩,即乞假歸娶,聖旨準了。來禦史拜辭了張樞密,馳驛回籍,與水員外女兒觀姑結婚。此時來禦史已二十四歲,觀姑已十七歲了。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