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梏囚贈死是起死
白鉤仙投崖女捐生卻得生
這榜一出,各處傳說開去。這些遊方和尚聞風而至,都連續來到寶應寺裡。來禦史不時親臨寺中訪問,一一記名登冊,備寫鄉貫,分送各僧房安息。
工夫敏捷,不覺過了五六年。舜英已十三,一收回落得如花似玉。哥哥逢貴已娶了一個嶽批示家的女兒為室,舜英卻還未有姻事。有個女人叫做陸筠操,是父親同胞之妹,嫁在白河縣任家,不幸早寡,生一子名喚任蓓,字君芳,年長舜英三歲。筠操最愛內侄女舜英才貌,意欲以中表聯婚,卻反嫌本身兒子才貌不及舜英,恐未足為舜英之配,故爾遲疑不決。不想舜英到十四歲時父母雙亡,陸逢貴守過了製,謀乾了一個京衛千戶之職,領了舜英並老婆嶽氏一同到差。
看官傳聞:來禦史剃度了兩個和尚,是護法;燒殺了三個和尚,也是護法;又令無數和尚還了俗,一發是真正護法。他姓來,真恰是再來人;他號叫本如,真恰是能悟了本人。於世生佛佛連聲,逢僧便拜,名為活佛,反是死佛。世人讀此回書,當一齊合掌同稱“菩薩”。
本來那來禦史已預先著人於道場中另設下兩個牌位,一書“受害周氏靈魂”,一書“受害商氏靈魂”,麵前都有香燭齋供。燒過了和尚,便請真通、真徹到二婦人靈前奠酒化紙。來禦史又在袖中取出一幅紙兒,付與二人宣誦道:
憐伊已作婦人身,何故又遭慘死劫。想因前孽未消弭,故使此生受消逝。冥冥幽魂甚日安,冤冤相報幾時絕。我今薦你去超生,好向西方拜真佛。
卷之四
話說成化年間,陝西紫陽縣有個武官,姓陸名世功,由武進士出身,做到京衛批示。妻楊氏,生一子一女,子名逢貴,女字舜英。那舜英自幼聰明,才色兼美。乃兄逢貴卻賦性愚魯,目不識丁。舜英自七歲時與哥哥在後園魚池邊遊戲,逢貴把水甌向池中取水玩耍,偶爾撤起一條小白蛇,長可二寸,頭上模糊有角,細看時,渾身如有鱗甲之狀。逢貴便要打殺它,舜英趕緊止住道:“此蛇形狀甚異,不成侵犯。”奪過甌來,把蛇連水的傾放池裡。隻見那蛇迴旋水麵,忽變有三尺來長,騰躍而去。舜英道:“我說此蛇有異,早是未曾害他。”逢貴也非常驚奇。
來禦史勒了去非口詞,把他重責三十,釘了長枷,發下死囚牢裡。又喚方丈喝罵道:“你放門徒在外募緣,卻做這等不良的事。本當連坐,今姑寬恕,罰銀三百兩,授予施惠卿。”方丈叩首甘服。來禦史隨即差人去獄中提出施惠卿,並傳喚原問知縣沈伯明到來。這知縣惶恐賠罪,來禦史喝道:“你問成這般屈事,誣告好人,做甚麼官?本當參處,今罰你出俸銀五百兩,授予施惠卿。”隨喚施惠卿近前安撫道:“你是一名父老,應受旌獎。我今將銀八百兩與你,聊為旌善之禮。”施惠卿稟道:“小人荷蒙老爺審豁,幾死複活,今甘心削髮,不肯受賞。這八百兩銀子乞將一半修造本寺殿宇,一半授予曾小三,教他追薦亡妻,另娶妻室。”曾小三叩首道:“小人久已發心要往五台山去為僧,不肯受銀,這銀一發將來舍與本寺修殿罷。”來禦史聽了,沉吟道:“你兩人既不肯領銀,都願削髮,本院另自有處。”便叫本寺眾僧一齊上來,叮嚀道:“你這班禿子,本非明心見性,發願削髮的。多數幼時為父母所誤,既苦無業相授,又道命犯華蓋,一時送去出了家。及至長大,嗜慾漸開,便乾出歹事。又有一等半路削髮的,或因窮餓所逼,或因身犯法故,無可何如,避入佛門。及至吃非常,衣豐食足,又興邪念。這叫做‘溫飽起道心,飽暖思淫慾。’本院現在許你們出家,如有願出家者,給銀伍兩,仍歸客籍,各為良民。”因而眾僧中願出家者倒有大半。來禦史一一給銀髮放去了。便令施惠卿、曾小三且在寶應寺暫住,叮嚀遭:“我今欲於本寺廣設齋壇,普齋來往雲遊僧眾,啟建七七四十九日夜道場,追薦孤魂。待美滿之日,就與你兩人剃度。隻是這道場需用多僧,本處僧少,且又不頂用,當調集各處名僧以成此舉。”叮嚀畢,發放了一乾人出去。次日,即收回榜文數十道,張掛各城門及村鎮處所,並各處寺院門首。榜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