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禁燬小說文庫_第66章 樵史演義(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文龍親弟雲龍,是個墨客。見他坐在家裡,妄報出海,梟斬四鄉遼民,捏稱斬級,甚是不樂。對文龍道:“吾兄在家衣食不周,有膽氣走至京師,轉徙到了關上。虧了王一寧、陳良策,成了奇蹟。隻該替朝廷著力,或戰或守,或刺探海中動靜,做一犄角之勢,尚未足報國大恩。如何安坐報捷,屢誑天子?隻怕一時敗露,反取殺身大禍!”毛文龍大怒道:“你多麼人物,也來饒舌。我獨據一方,天子也何如我不得,如何叫做敗露?”雲龍道:“你的本領,我莫非不知?隻怕見了大敵,驚也驚上馬來。一寧、良策俱死你手,常日殛斃過量,天怎容你保守繁華!”文龍頓時拿下,上一本說他不遵兄令,藐法造謗,搖惑軍心,請旨決計。旨意下來,道他“內舉不避親”,就命他正法。不幸好個毛雲龍,又為忠告,被狠心的毛文龍把他斬於島上。人道他不該往皮島看望這無行的兄長,所謂不幸不敷惜。有詩為證:

中書官敗累眾正遠洋幺麽嘯海,彌天妖怪翻天。翻天嘯海多少年,一似流虹飛電。近地興雲佈雨,朝端擦掌磨拳。考慮臨世著先鞭,禍光臨頭誰見。

話說兗州府是周朝東魯處所,固然轄著四州十三縣,卻都是貧困地點。憑他大人家,也隻是財來財去,冇有甚麼積儲的。小人家有了本日的,還冇有明日的哩。有個陽穀縣,與鄆城縣連界,一派皆是亂山。就是宋朝梁山泊宋江一班悍賊常常出冇的去處。那兩三縣的人,極喜好打家劫寨,做不公犯警的事。鄉風又信師巫邪術,被髮跳神,燒香聚眾。這是年年有,月月有,日日有的。鄆城縣有一個婦人,年紀隻二十七八歲,生得唇紅齒白,臉似桃花,兩個俏眼看著人便目不轉睛。她姓丁,又姓王,又姓趙,不知哪一姓是她真姓。原從近城十五裡坊搬到西門外住的,大家隻稱她為丁孀婦。冇有爹,也冇有老公。隻一個四十六七歲的娘,也描眉畫眼,有些蹺蹊的。那處所上的人都道:“十五裡坊是個鄉僻誠懇去處,為何有她母女兩個,不尷不尬的人?”又有那老成的說道:“兩個婦人,憑她罷了,管她做甚麼?”是以世人都丟開手了。

海濱朝署添妖孽,賢智經綸付碧漚。

且說劉子孝領兵打從中山店疇昔,前哨馬來報導:“鄒縣縣官都逃了。”子孝叮嚀,快趲上前去。三十裡到了鄒縣,進城歇馬。兵丁騷擾住民,號哭震天,那裡禁約得住。第二日起馬,八十裡到了滕縣,城門緊閉,人影兒也不見一個。劉子孝原怕兵丁擄掠,不想入城,遂叮嚀寬處安營,明日早走。隻不幸城外住民,又被劫奪一番。次日往南進發,一起都不斷擱,看看徐州近了。徐州有個楊兵備駐紮,聞聲都道白蓮教賊數萬餘將次到了,楊兵備嚇得麵如土色,抖個不了。知州汪心淵,弋陽人,是個大經濟,不怕死的人。進兵備衙門裡來稟,隻見楊兵備已抖倒在案桌邊地下了。冇何如。隻得喚門子皂隸,扶進私衙。汪知州隻得升堂發令,代兵備行事,撥民兵上城,同兵快死守。大炮大石,來就打下。日裡不食,夜裡不睡,相持七八日。楊兵備垂垂出堂,隻請知州保護他,任憑知州便宜行事。汪知州散儲布粟,切身臨陣。賊見城裡出兵,疑是從天而下,都疾走河滸。主將那裡按捺得住?不幸三萬無辜,一半殺了,一半趕在黃河裡葬於魚腹。劉子孝身被射了八箭,也投在黃河裡,屍骨逆流而去,不知下落。厥後楊兵備自發羞慚,反勾同了崔呈秀,坐汪知州三萬贓下獄,大功不得升敘。恰是: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