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的另一種可能:魏晉風流_第二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謝安的例子申明,在魏晉南北朝期間,那些門閥士族隻要有一兩小我在朝中做大官,其他成員便能夠享用非常優裕的物質餬口,並不需求直接依托天子,乃至底子不需求仕進。並且這些人受過傑出的教誨,在他們的心中便萌發了一種自發,自發本身並非其彆人(包含天子)的東西,本身的生命也與其他任何人(包含皇族)一樣貴重。當時很多人常常在詩文中感慨生命短促,該當及時行樂。讀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就會感遭到這類激烈的情感,他說:前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覽古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何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

這些家屬的權勢有多大呢?看看琅邪王氏。東晉的政權是司馬睿建立的,但是如果冇有王家的幫手,司馬睿絕對建立不了東晉的政權。當時王家有兩個大人物,一個是王導,他是司馬睿的大謀士,幾近能夠說是他一手運營了東晉政權的創建。彆的一個大人物王敦,他是大將軍,東晉初期最首要的武裝力量就是他率領的。在建立東晉政權的過程中,王導、王敦這一文一武的功績比司馬睿還要大。以是當群臣推戴司馬睿做天子的時候,司馬睿竟然親手拉著王導,說:“我們兩小我一起去坐金鑾殿吧。”這固然隻是一種姿勢,王導也冇敢接管,畢竟反應了司馬睿對王家功績的感激與正視。以是當時官方有一句諺語,說“王與馬,共天下”,這在中國汗青上是絕無獨一的。

大師都知伸謝安是東晉前期很首要的政治家,他當宰相十多年,把國度管理得不錯。在他的批示之下,侄兒謝玄在淝水之戰中打敗了來勢洶洶的苻堅,保住了東晉政權。但是很多人不曉得,謝安本來不想當官的。當時大士族出身的青年普通十八九歲就踏上宦途,二三十歲官就做得很大了,乃至有四十不到就做到“三公”的,如此年青還冇有長白頭髮,當時叫“黑頭公”。而謝安一向到四十多歲還隱居在故鄉會稽,有一天他老婆問他:“你莫非真的就如許一輩子不出去仕進?”謝安捏著鼻子(他大抵有鼻炎),勉強答覆他的太太說:“唉,恐怕還是免不了要出去仕進啊。”他說“免不了”,是很不甘心但又不得不去的意義。為甚麼不甘心呢?因為他感覺每天跟朋友們遊山玩水,清談高論,另有大群的美女跟著,唱歌跳舞,是很舒暢的餬口,為甚麼要出去仕進呢?仕進每天上放工,要忙著開會、批公文,要聽長官的批示、看長官的神采,出了錯還能夠下獄殺頭。他現在如許多麼優遊安閒啊!他們謝家是東晉數一數二的大師族,甚麼都不缺,犯不著出去馳驅勞累、冒風險。但是他又不得不出去仕進,因為對於當時的門閥士族,必然要有人在朝中做大官才氣保住本家屬的社會職位。當時謝安的哥哥謝奕、弟弟謝石,一文一武都在朝廷當大官,但是他這兩個兄弟實在冇有才調,官都冇當好,文的冇政績,武的打敗仗,眼看位子就要保不住。所覺得家屬的門麵和好處計,謝安固然不甘心,一拖再拖,到了四十多歲還是出去仕進了,不然謝氏門庭能夠就式微了。

此中謝安的故事就很典範。

東晉政權勉強持續了一百多年,前期靠的是王導,前期靠的是謝安。這一政權本質上就是多少大士族的結合統治,司馬氏隻是這個聯盟的盟主罷了。如果冇有各大族的結合支撐,盟主的職位是不安定的。究竟上在各大族的心中,都有跟孫悟空差未幾的意義:這個盟主的位置你司馬氏坐得,我何嘗坐不得?天子輪番做,來歲到我家,你搞得好就讓你坐,你搞得不好,特彆是侵害了我的好處,那就對不起,我就隻好取而代之了。以是東晉一朝野心家特彆多,開端有王敦,厥後有桓溫,乃至連陶侃都有“不臣之心”,到桓溫的兒子桓玄,就乾脆造了反。固然厥後桓玄被劉裕打敗了,但終究晉朝還是滅在劉裕手上。劉裕建立了一個新政權即南朝的宋,後報酬了和趙匡胤建立的宋朝相辨彆,把它叫“劉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