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的另一種可能:魏晉風流_第二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這些家屬的權勢有多大呢?看看琅邪王氏。東晉的政權是司馬睿建立的,但是如果冇有王家的幫手,司馬睿絕對建立不了東晉的政權。當時王家有兩個大人物,一個是王導,他是司馬睿的大謀士,幾近能夠說是他一手運營了東晉政權的創建。彆的一個大人物王敦,他是大將軍,東晉初期最首要的武裝力量就是他率領的。在建立東晉政權的過程中,王導、王敦這一文一武的功績比司馬睿還要大。以是當群臣推戴司馬睿做天子的時候,司馬睿竟然親手拉著王導,說:“我們兩小我一起去坐金鑾殿吧。”這固然隻是一種姿勢,王導也冇敢接管,畢竟反應了司馬睿對王家功績的感激與正視。以是當時官方有一句諺語,說“王與馬,共天下”,這在中國汗青上是絕無獨一的。

這是人作為一個個彆在精力上的自我覺醒。簡樸地說,就是認識到本身是一個“人”,一個跟其彆人一樣的貴重的“人”。當代一些學者稱魏晉期間是一個“人的自發”的期間,就是這個意義。自發到甚麼呢?自發本身個彆生命之貴重,自發本身並非彆人的東西,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覺醒,有了這個覺醒,纔有統統精力文明的產生。如果說私有財產是人類物質文明產生的根本,那麼也能夠說,個彆認識的覺醒是人類精力文明產生的根本。人如果認識不到本身是一個能夠有獨立意誌、能夠有自在思惟而非統統服從於彆人的人,那麼統統精力上的締造都將是不成能的。魏晉南北朝期間出了那麼多的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幾近都是出身大士族,其啟事蓋在於此。以王謝二家為例,在當時真可謂人才輩出,直到明天我們還常常講“王謝風騷”。政治家、軍事家除外,文明方麵的名流就有聞名的玄學清談家王戎、王衍、王導、謝安,聞名的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王珣、王瑉、王僧虔,聞名的墨客謝朓、謝靈運等,不下數十人。

東晉政權勉強持續了一百多年,前期靠的是王導,前期靠的是謝安。這一政權本質上就是多少大士族的結合統治,司馬氏隻是這個聯盟的盟主罷了。如果冇有各大族的結合支撐,盟主的職位是不安定的。究竟上在各大族的心中,都有跟孫悟空差未幾的意義:這個盟主的位置你司馬氏坐得,我何嘗坐不得?天子輪番做,來歲到我家,你搞得好就讓你坐,你搞得不好,特彆是侵害了我的好處,那就對不起,我就隻好取而代之了。以是東晉一朝野心家特彆多,開端有王敦,厥後有桓溫,乃至連陶侃都有“不臣之心”,到桓溫的兒子桓玄,就乾脆造了反。固然厥後桓玄被劉裕打敗了,但終究晉朝還是滅在劉裕手上。劉裕建立了一個新政權即南朝的宋,後報酬了和趙匡胤建立的宋朝相辨彆,把它叫“劉宋”。

晉朝今後,特彆是東晉今後,士族的權勢更加發財,當時的中國社會根基上就節製在一百來個大士族的手中。現在我們偶爾還用到“王謝後輩”這個成語,“王”指的是山東琅邪王氏,王導的家屬;“謝”,指陳郡陽夏謝氏,謝安的家屬。王導、謝安都是東晉的名臣,都做過宰相,王謝兩家就是晉朝士族的代表。其他如潁川庾氏(庾亮的家屬)、譙國桓氏(桓溫、桓玄的家屬)、京兆杜氏(杜預的家屬)、河東裴氏(裴潛、裴秀、裴的家屬)、陳郡殷氏(殷浩、殷仲堪的家屬)、範陽祖氏(祖逖、祖沖之的家屬)、吳郡陸氏(陸遜、陸抗、陸機、陸雲的家屬)、吳郡顧氏(顧雍、顧榮、顧和、顧愷之的家屬),都是聞名的大士族。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