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郎周郎(三國)_第九十三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見李睦的目光朝他掃過來,周瑜彎了唇角,微微一笑,目光輕閃:“放心。”

周瑜內心清清楚楚。

周瑜不覺一愣,再側頭看去時,李睦已然揮鞭,一聲輕喝,搶先策馬向火線渡口飛奔而去。

即使劉備朝周瑜挑釁時,李睦還會憤怒發狠,挫其銳氣,乃至生出就此將他扣下的動機,李睦要巡營前,周瑜也會在軍報裡埋冇軍中名冊,由她在軍中立威,但這看似與平常並無分歧的相互照顧,相互籌算,卻模糊多了些甚麼,又少了些甚麼。

孫紹眼睛一亮。雖逢父喪斂了脾氣,可到底是個孩子,又最是活潑好動的年紀,本來不分開吳郡還不感覺,現在在內裡野了一圈,再回到吳郡到處循規蹈矩,去處節禮,隻感覺彷彿背了一座山一半不安閒,而周瑜又忙得人影不見,那裡另有空帶他騎馬?

故而這些日子以來,除了軍務應對,平常軍報,她並不想再與他談及其他。

巡營三日,再休整一日,留甘寧於西陵應對劉表,調呂蒙入尋陽為援,高順入皖城扼斷袁術從厥後襲之路,守住糧道,便出發趕回吳郡。

而現在,卻有人對峙要與他並肩站在一起,麵對亂世,同進共退。那日陽光光輝,她身姿筆挺,目若星鬥,聲音明朗又刁悍,說要天下人都感覺他周瑜此生一妻,如她足矣!

她原不是善於記仇的人,也從不肯記仇,可這會兒卻連本身都不曉得這口氣甚麼時候才氣消。偶然候看到周瑜的身影,就不由想起太史慈來――如有太史慈在,她定不消將這口氣憋這麼久!

抬眼再往阿誰中年人,隻覺他的目光當中探考覈閱的意味極重,明顯是文臣打扮,卻自有一股凜冽之氣,令人不由自主地就嚴峻起來。

一起南行,順風順水,水邊飄起柳絮的時節裡,李睦終究來到了她自穿越到這個期間就一向心心念念要定居的江東吳郡。

城門大開,兵士列隊,卻不遣散百姓,無數人擠著肩膀探著頭,看孫紹帶了人迎到城外,迎李睦進城。

就是這副鐵甲實在太重了!的確就是負重徒步,極限應戰。初時還感覺風過微寒,才巡完一處虎帳,李睦就已經出了數身大汗。

但是,才方纔跑了兩步,小傢夥吃緊收住步子,緩慢地轉頭看了一眼,隨即原地挺了挺腰背,揹負了雙手,緩緩一步一步走來,走到她麵前,又似模似樣地朝她深施一禮,恭恭敬敬說一聲:“二叔一起勞累。”

而如果吳太夫人不允,那他也儘早遣人給她送個信,她立馬就開端稱病,積勞成疾也好,偶感風寒也罷,一起“病”到吳郡,再做籌算。

她忽地心念一動,孫紹自頭一次見她起,就冇這麼一本端莊地向她行過禮,哪怕分開尋陽的那一天,也是抱著她的手臂抿著唇不說話,程普也隻當他是年紀小。

何其幸也!

因此孫策死訊傳來,舉城掛孝,家家記念,多少出於至心。除此以外,他們還更體貼,阿誰六歲的小娃本年會不會伸手問他們要錢要糧。

目光再今後一掃,卻不見周瑜的身影。

周瑜點一支數十人的親衛馬隊,一出城門,就縱馬行到李睦身側,與她齊頭並行。

程普跟在她身後勸了幾次,李睦隻轉頭笑一笑。頂多也就駐步歇一歇,或從親兵手上接了水囊喝口水。本就是要招攬民氣,上陣兵戈她不可,也就隻能在這上麵下工夫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