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包羞。
爻辭剖析
《序卦傳》說:“泰者通也。物不成以終通,故受之以否。”否,實際上有兩層意義:一種是否定的意義,一種是不善的意義。為甚麼說不善?凡是說不的都以為是不好,不成以,不對勁,以是說有一個不善的意義,它是引申義。
上九處否之終究,否生長到頂點,是該傾的時候了。爻辭講“傾否”不講“否傾”,是成心義的。誇大否之以是傾,此中人事的力量起極高文用,並非否生長到頂點,不須人力便天然地顛覆。泰之上六以陰柔處泰之終,它無能無德保泰,使泰複為否。否之上九是陽剛之才,它有才氣傾否,使否變成泰。不管泰至上六複為否,還是否至上九變成泰,先否後喜,否極時憂在先,否傾時喜在後,有天賦下而憂,後天下而樂的意義,正與九五“其亡其亡,繫於苞桑”的含義類似。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繫於苞桑。
爻辭剖析
象曰:包羞,位不當也。
象曰:有命無咎,誌行也。
象曰:大人否亨,穩定群也。
象曰:大人之吉,位合法也。
初六:拔茅茹,以其彙,貞吉亨。
爻辭剖析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繫於苞桑。”休,止息。九四否開端向泰轉化,九五已進入息否之時。九五是否卦之主爻,陽剛中正且居尊位,可謂居其位,有其德,得當時。它有前提有力量休否,即撥亂歸正,竄改乾坤。當元氣漸複,泰道將還的時候,人皆晏然安樂,唯大人有戒懼危亡之心,他念念不忘“其亡其亡”!有如此戒懼危亡之心,必能象“繫於苞桑”那樣堅毅不拔。桑這類樹根深蒂固。“苞桑”,叢生的桑樹,其固尤甚。《繫辭傳》說:“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亂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度可保也。”
六二,又中又正。這個“包”指包涵。為甚麼說能包涵,這又是從根上能看出來的,看出大地陰氣。六二嘛,是陰,代表地。這個陰氣起了那麼高文用,現在它開端順承,開端包涵了。“小人吉,大人否,亨。”“小人吉”,指很謙恭、謙虛,就像茅根那樣,就像陰氣那樣,實施本身的承諾,該做甚麼就做甚麼,因而得吉,這裡的“小”,是謙虛之義。“大人否”,指很傲慢的大人,以為本身不需求承擔任務和任務了,那就會否。“穩定群也”,為甚麼?“方以類聚,物以群分。”物以群分,亂群了就不可。這個“亂群”實際上還是指陰陽二氣不要亂。該收就收起來,該藏就藏起來。就是說大師合作不要亂。
爻辭剖析
不善,當然有一個不通,梗阻的意義,與泰恰好相反,泰是通,否是不通,這就是泰極否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