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歌紀_第九章 寧夢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楊大將軍,彆來無恙!”方旻拱手笑道,“你自北境回朝,將十五萬蠻夷一擊而潰,平北州四國之亂,實屬百姓、群眾之福。”

楊宇軒聞言,起家相迎,子歌也跟著長輩們一同見客。平遠侯方旻不過四十出頭,容顏秀美,身材肥胖,皮膚慘白,薄如刀鋒的雙唇含著淡淡笑意,他是後宮桂嬪的長兄,當年臨陣叛變、將涼州拱手送與了高氏,同有擁立之功,居於七大功侯之末席。

“無妨,無妨。”高湛擺了擺手,神采略顯難堪。

“郡主恕罪,是太子殿下來了,點名說要見你,夫人纔打發我來的。”那侍女低著頭,輕聲回道。

高湛顛末她身側時,俄然輕聲喊道,彷彿是成心示好,他的臉上半是躊躇,半是巴望。子歌卻對他的話置若罔聞,她一甩頭髮,回身揚長而去。

“子歌……”

一個頎長的背影立於堂前,衝著四周舉杯,然後先乾爲敬。他身著硃紅色長袍,上繡群龍騰雲之紋,頭戴高冠,燭光將他的身影拉得斜長。子歌懂事地在門口站著,待他將禮數一一行完,方蹦蹦跳跳地入了屋。

“待我加冠以後,母後自會選個好光陰。”他輕咳了一聲,將話題一帶而過,轉而開端講起京中妙聞,子歌內心悄悄偷笑。

“自高氏從常州起步,楊家便一起相隨,莘月更是陛下的嫡妻……若方氏真敢以卵擊石,陛下必會站在我們這邊吧?”

“我剛從宮中返來,湛兒說想來瞻仰一下黎陽營二十一親衛的風韻,我便把他領來了。”方旻看了高湛一眼,替他答道。

子歌望著他那熟諳的容顏,一時有些愣神,他也冇有介懷,低頭在食盒裡挑遴選揀。他的十指纖長,骨節清楚,撚了一塊紅玉棗糕,便要往嘴裡送去。但見子歌怔怔地看著,他的唇角微微一扯。

鏡春園門口有燈火一晃而過,隻見侍女提著燈籠倉促忙忙向她走來,待子歌再回過甚時,身邊卻早冇有了阿誰蒼色身影。

“方氏當年賣主求榮、臨陣背叛,我向來是不喜的。陛下卻恰好以‘娶一女子而得涼州’沾沾自喜,對方氏姐弟非常信賴。”楊宇軒皺起眉,“我常日雖多加謙讓,但兩家的乾係路人皆知……往火線氏與楊氏,恐怕是難以並存了。”

回到房中,洗漱寬衣以後,子歌躺在床上,翻來覆去,還是毫無睏意。正覺沉悶之時,卻有人排闥而入,父母切切扳談之聲入耳。

“軒哥……那平遠侯方旻並非好惹的人物,他常日笑容迎人,八麵小巧,你又何必與他針鋒相對,鬨得如此不快?”

“你這又是乾甚麼,吃緊忙忙的,擾了我的雅興。”

“是,我也不肯女兒嫁與那些彆有所圖之人。隻是你已位極人臣,若歌兒不嫁入高家,終是分歧適的。想來,便隻要與方氏聯婚最為門當戶對了……”林嵐望著子歌的睡顏,悄悄一歎。

“君心易變,我本不該作此多想。隻是今後萬一……我們這些長輩都不在了,你讓歌兒和禎兒該如何辦?”

“歌兒將來想嫁甚麼人,她自會有籌算,何必由長輩亂做主張?我說的話已極其客氣了,是他一向再三究查,不肯相讓。”楊宇軒臨窗而立,語氣裡難掩怠倦,“我知當年那道讖言是休咎相依,但‘興亡天下’豈是一個十歲孩童能完成之事?那踏破門楣的求親之人,都不過是趨炎附勢之徒罷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