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兒將來想嫁甚麼人,她自會有籌算,何必由長輩亂做主張?我說的話已極其客氣了,是他一向再三究查,不肯相讓。”楊宇軒臨窗而立,語氣裡難掩怠倦,“我知當年那道讖言是休咎相依,但‘興亡天下’豈是一個十歲孩童能完成之事?那踏破門楣的求親之人,都不過是趨炎附勢之徒罷了。”
林嵐站在楊宇軒身側,抬手為他撫平眉心的皺褶。
“平遠侯來得稍晚了些,這宴席也堪堪散去,不如移步側殿一敘?”楊宇軒正色道,不複宴飲之歡樂,方旻點了點頭。
“楊大將軍,彆來無恙!”方旻拱手笑道,“你自北境回朝,將十五萬蠻夷一擊而潰,平北州四國之亂,實屬百姓、群眾之福。”
楊宇軒聞言,起家相迎,子歌也跟著長輩們一同見客。平遠侯方旻不過四十出頭,容顏秀美,身材肥胖,皮膚慘白,薄如刀鋒的雙唇含著淡淡笑意,他是後宮桂嬪的長兄,當年臨陣叛變、將涼州拱手送與了高氏,同有擁立之功,居於七大功侯之末席。
“子歌……”
“軒哥……那平遠侯方旻並非好惹的人物,他常日笑容迎人,八麵小巧,你又何必與他針鋒相對,鬨得如此不快?”
子歌聞言,卻頓時喜上眉梢,奪過她手中的燈籠,便往前殿小跑而去。
楊宇軒常日雖廣結朋友,卻獨獨對平遠侯方旻很有戒心,子歌在宮中時也甚少與他們家中之人來往。特彆是桂嬪之子、澄江王高湛,總以一副愛理不睬的神采示人,子歌對他向來冇有好感。
“本日來晚了。父親不知又受了甚麼氣,在府裡一小我喝悶酒,我安設好他以後才溜出來的……”他淡淡說道,將殘剩的糕點放入口中,神采享用,“真甜,你是不是又擦了甚麼胭脂?”
“我剛從宮中返來,湛兒說想來瞻仰一下黎陽營二十一親衛的風韻,我便把他領來了。”方旻看了高湛一眼,替他答道。
“如何?晚宴上冇吃東西?”他手臂一展,便將糕點送到了她的嘴邊。子歌冷靜地伸開嘴,咬了一口。堅固綿滑,紅棗香濃的味道滿盈於唇齒間。
黑暗中,子歌展開眼,堆棧熏爐中的寧夢香剛好燒到了尾端,紅裳臥於她身側,呼吸安穩。她望向不遠處那扇楠木門,感受本身的父母彷彿才方纔分開。
“不敢當。不知侯爺與澄江王夜訪楊府又是所為何事?”楊宇軒望向方旻身側的高湛。他彷彿正想與子歌說話,卻俄然被提到了名字,一時候訥訥地諦視著楊宇軒,不知如何作答。
“是,我也不肯女兒嫁與那些彆有所圖之人。隻是你已位極人臣,若歌兒不嫁入高家,終是分歧適的。想來,便隻要與方氏聯婚最為門當戶對了……”林嵐望著子歌的睡顏,悄悄一歎。
這張臉……既有楊宇軒的剛毅結實,又有林嵐的娟秀婉約,而在那傲視之間,子歌又模糊辨認出了另一個未曾會麵的女子的英姿……
一個頎長的背影立於堂前,衝著四周舉杯,然後先乾爲敬。他身著硃紅色長袍,上繡群龍騰雲之紋,頭戴高冠,燭光將他的身影拉得斜長。子歌懂事地在門口站著,待他將禮數一一行完,方蹦蹦跳跳地入了屋。
不過量時,有門童來報:“澄江王高湛、平遠侯方旻入府!”
子歌故作不滿地說道。她生性蕭灑不羈,老是依一時起興做事,在府中可謂無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