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歌紀_第三章 竹鳥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她放下筆,咳了幾句。子歌心疼地拿出大氅為她披上,剋日氣候漸熱,孃的舊疾卻有些複發,屋內還放了炭盆取暖。

三人又聊了聊詞曲。謝邈家中有事,需求早點歸去。子歌便送他到門口。

“娘,重視身材,早點歇息吧。”

“銀床淅瀝青梧老,屧粉秋蛩掃。采香行處蹙連錢,拾得翠翹何恨不能言。

“疇昔的陳年舊事,是娘這一輩人的不幸。娘隻但願你能安然喜樂,平生安康。”

“書到用時方恨少。”子歌半是調侃,半是當真地說道,“人生活著,當有一番作為纔是。”

“歌兒,娘是都城中一樁冤案的逃犯,當年搏命方救得你一同離京。”

一晃數年,工夫如兒戲。

“公子謬讚。紅裳隻是個癡迷跳舞之人。”她低聲答道。

子歌不美意義地坦白道:“實在孃親還是指導了一二的,還是你的詞寫的好。”

他站在堆煙楊柳下凝睇著子歌,風乍起,吹皺一溪春水。

“姐姐,你甚麼時候會再登台呢?”子歌笑問。

“月出東方,照我玉堂。路見才子,竟日難忘。”有歌姬執紅牙板,輕聲慢調地唱著。路上偶有行人立足聆聽,濁音動聽,如風中柳絮般,不經意間便飄入了民氣間。

孃的手裡,拿著一支華麗雍容的金步搖,鮮明是一隻展翅欲飛的鳳凰。

陽明二十二年,初夏,綾羅城。

年幼的本身雖不明世事,卻已模糊感到孃的良苦用心。

翠翹剛唱罷一曲,便有客人點名要她到包廂中獻聲。趙姨娘眉開眼笑地應了,教唆雜役將她的瑤琴搬上去。子歌衝她鼓勵地一笑,翠翹的神采微紅,密切地捏了捏子歌纖細的手。

他的笑容還是溫暖,“哪有像你這般自我貶低的,每日填詞作曲,又有何不好?”

“月出東方,照我玉堂。路見才子,竟日難忘……”

“其律婉轉,如行雲流水,意境倒是比詞更加深遠。”

他看了看子歌遞疇昔的琴譜,臉上暴露幾分饒有興趣的笑意。

“這樂律倒是特彆。我得歸去再考慮考慮。”

迴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子歌,如何了?”謝邈望著她,眼中帶著體貼。

子歌踮著腳走近,發明她正在寫納蘭容若的《虞美人》。

是夜,聽美滿麵紅光的翠翹分享她與趙公子的情過後,子歌回到後院。娘正在屋中寫字,她習得一手顏體,落筆遒勁興盛,頗具大師風采,子歌苦學多年仍然可貴其神韻,因此常常獵奇地問她,是從那裡學來如此精美的才藝,她常常笑而不語,神情卻有些落寞。

他笑了笑,從懷裡拿出一隻竹鳥,神采和順。

“七月我在家中宗祠行冠禮,邀你來觀禮可好?”

子歌目送她步態生姿地上樓去。翠翹是子歌的娘林宛在樂坊中最早收的一批門徒,現在已二十不足。近年買賣不濟,歌姬們紛繁另尋恩主,希冀嫁入大戶家中為妾。趙姨娘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娘更是樂見其成。子歌固然對這些一起長大的姐姐們心有不捨,但也更但願她們能早日離開煙柳之地,過上安靜餬口。

子歌站在背景,側耳聆聽,麵露淺笑。娘不允她拋頭露麵,她便扮作一副侍女模樣,隻是縱粗麻布裙亦難掩麗質。

“這回算你贏了,鳥兒給你。鄙人任憑叮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