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歌紀_第五章 故人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以是叔父更要與我保持間隔,此去以後,若都城再見,莫在人前露了餡。”子歌見他似有不附和之意,又加上一句,“叔父若顧慮,遣桓兒前來,我也能夠讓他不異訊息。”

兩人又敘了小半時候的舊。因李璟身有要事,需立即回京麵聖,二人方依依不捨地彆過,商定都城再敘。

汝陰侯李璟微淺笑道,姿勢中涓滴冇有貴族之驕橫,反而分外夷易近人。他雖年過半百,倒是英姿勃發,神采奕奕,錦緞衣衫當中,身形還是健旺。

“女人車馬勞累,自綾羅城來見老夫。快坐下吧。”

“這些年……苦了你了。”他啞聲說道,子歌聞言,眼裡的淚水亦是泫然欲下。

李璟雙目圓瞪,望著她的臉,半晌無言,那雙已顯衰老之色的眼睛,逐步出現了一點淚光。他伸手扶起子歌,將她的臉看了又看,不由顫聲道:“我想也是了……如此辭吐氣度,又如何能有彆人?”

他歎道,回身從陪侍的手中接過一個小小的包裹,放在了兩人之間。那包裹四四方方地,以一襲暗紅色的錦緞封口,上麵用孔雀羽作絲線,繡著一隻綵鳳,斑紋煩瑣精彩,但看起來卻甚是陳腐。

“你們先下去吧,容我跟林女人說句話。”

“一彆十年,叔父的音容卻也冇有大改。”子歌也不由熱淚盈眶,憶起昔日在京中時,逢年過節,便會於王府與李氏歡宴,父親與李璟把酒言歡,本身則與一幫後輩們在院中遊戲,恍若隔世。

那是一個以紫檀木雕成的圍棋棋盤,大小不過兩掌,動手頗沉,晃之有玉石相碰之聲。大要為縱橫各十九條直線,將棋盤分紅四百個小格,正中天元處倒是凹了下去,留下一個方形的淺槽。

此時車已行至山下。路旁立著一間粗陋的茶社,四周開敞,作為招牌的簾幕早已因日曬而泛黃。隻因位於車頓時下山之處,方有些許人氣,但景色還是蕭瑟。

“從陛下誅殺楊氏一族那日起,當年一同起勢的一乾將士們的心早就寒了。現在在朝之人,即便另有昔日楊氏舊人,也怕是無人再敢發一言。陛下現在……愈發地多疑了,我此番回籍祭祖,他便讓方皇後將我的夫人接到宮中。麵上說是請各受命婦人聆聽皇後教誨,實則是一種震懾之法,教我不要輕舉妄動。我故意為楊氏昭雪,卻又有力迴天,歌兒……你可瞭解我?”

“恰是,家中長輩不幸亡故,安歌走投無路,便想起了母親曾提過的昔年舊情,方來相求。”子歌垂首,恭敬地說道。

他正沾沾自喜地說著,卻俄然感受喉嚨裡一點聲音都發不出來了,竟是被人點了啞穴。

“小巧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冇想到,十餘年疇昔了,李璟本日還能見此舊物。”

汝陰侯李璟,當年是瀘州的王謝以後。時雲京中有變,鄧晟黃袍加身、挾天子以令諸侯,他便率家臣起兵,占有一方。厥後四方大亂,他是最早與高氏聯手之人,故建國後受封為大齊七大功侯之一,領金印紫綬,破土冊封。

“你自小便聰明過人,又有這楊家錦囊在手,在京中安身並駁詰事。”他顧恤地撫了撫子歌的臉頰,歎道,“隻是你身份特彆,一旦被人發明,結果不堪假想。”

子歌見本身偶然說破,乾脆起家,在他跟前慎重地跪了下來,眼神敞亮地看著他。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