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未,以南陽太守虞延為太尉。
是歲,南單於莫死,弟汗立,為伊伐於慮韑單於。
夏,四月,辛酉,封皇子建為千乘王,羨為廣平王。
莎車王賢以兵威脅奪於竗、大宛、媯塞王國,使其將守之。於竗人殺其將君德,立大人休莫霸為王。賢率諸國兵數萬擊之,大為休莫霸所敗,脫身走還。休莫霸進圍莎車,中流矢死,於竗人複立其兄子廣德為王,廣德使其弟仁攻賢。廣德父先拘在莎車,賢乃歸其父,以女妻之,與之和親。
南單於汗死,單於比之子適立,為僮屍逐侯韑單於。
六月,丁卯,有星孛於天船北。
東平王蒼覺得複興三十餘年,四方無虞,宜修禮樂,乃與公卿共議定南北郊冠冕、車服軌製及光武廟登歌、八俏舞數,上之。
帝大起北宮。時天旱,尚書仆射會稽鐘離意詣闕,免冠,上疏曰:“昔成湯遭旱,以六事自責曰:‘政不節邪?使民疾邪?宮室榮邪?女謁盛邪?苞苴行邪?讒夫昌邪?’竊見北宮高文,民失農時;自古非苦宮室小狹,但患民不安寧,宜且罷止,以應天心。”帝策詔報曰:“湯引六事,咎在一人,其冠、履,勿謝!”又敕大匠止作諸宮,減省不急。詔因謝公卿百僚,遂慶時澍雨。意薦全椒長劉平,詔征拜議郎。平在全椒,政有恩德,民或增貲就賦,或減年從役。刺史、太守行部,獄無繫囚,人自以得所,不知所問,唯班聖旨而去。帝性褊察,好以耳目隱發為明,公卿大臣數被誹謗,近臣尚書以下至見提曳。常以事怒郎藥崧,以杖撞之;崧走入床下,帝怒甚,疾言曰:“郎出!”崧乃曰:“天子穆穆,諸侯皇皇,未聞人君,自起撞郎。”帝乃赦之。是時朝廷莫不悚慄,爭為嚴切以避誅責,唯鍾離意獨敢諫爭,數封還聖旨,臣下不對,輒救解之。會連有變異,上疏曰:“陛下畏敬鬼神,憂恤黎元,而氣候未和,寒暑違節者,咎在群臣不能宣化治職,而以刻薄為俗,百官無相親之心,吏民無雍雍之誌,至於感逆和藹,乃至天災。百姓能夠德勝,難以力服,《鹿鳴》之詩必言宴樂者,以人神之心洽,然後氣候和也。願陛下垂聖德,緩科罰,順時氣以調陰陽。”帝雖不能用,然知其至誠,終愛厚之。
丙辰,以左馮翊郭丹為司徒。
好畦湣侯耿弇薨。
是歲,初迎氣於五郊。
顯宗孝明天子上
永平元年戊午,公元五八年春,正月,帝率公卿已下朝於原陵,如元會儀。乘輿拜神坐,退,坐東廂;侍衛官皆在神坐後,太官上食,太常吹打;郡國上計吏以次前,當神軒占其郡穀價及民所痛苦。是後遂覺得常。
永平三年庚申,公元六零年春,仲春,甲寅,太尉趙、司徒李詃免。
壬申晦,日有食之。詔曰:“昔楚莊無災,乃至戒懼,魯哀禍大,天不降譴。今之動變,倘尚可救,有司勉思厥職,以匡無德。”
新陽侯陰就子豐尚酈邑公主。公主驕妒,豐殺之,被誅,父母皆他殺。
甲子,上行幸長安。十一月,甲申,遣使者以中牢祠蕭何、霍光。帝過,式其墓。進幸河東;癸卯,還宮。
是歲,京師及郡國七大水。
三月,臨辟雍,初行大射禮。
秋,八月,戊辰,詔改太樂官曰太予,用讖文也。
山陽王荊私迎能為星者,與謀議,冀天下有變。帝聞之,徙封荊廣陵王,遣之國。遼東太守祭肜使偏何討赤山烏桓,大破之,斬其魁帥。塞外震讋,西自武威,東儘玄菟,皆來內附,野無風塵,乃悉罷緣邊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