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_第108章 (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逵,扶風人也。

冬,十月,辛未,以司隸校尉東萊李詃為司徒。

六月,辛卯,以太仆馮魴為司空。

三月,戊辰,司空張純薨。

範曄論曰:桓譚以不善讖逃亡,鄭興以遜辭僅免;賈逵能附會文致,最差貴要;世主以此論學,悲哉!

有星孛於紫宮。

中元二年丁巳,公元五七年春,正月,辛未,初立北郊,祀後土。

夏,四月,癸酉,車駕還宮;己卯,赦天下,改元。

建武三十年甲寅,公元五四年春,仲春,車駕東巡。群臣上言:“即位三十年,宜封禪泰山。”詔曰:“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氣滿腹,‘吾誰欺,欺天乎!’‘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何事汙七十二代之編錄!若郡縣遠遣吏上壽,盛稱虛美,必髡,令屯田。”因而群臣不敢複言。

蝗。京兆掾第五倫領長安市,公允廉介,市無奸枉。每讀聖旨,常感喟曰:“此聖主也,一見決矣。”等輩笑之曰:“爾說將尚不能下,安能動萬乘乎!”倫曰:“未遇知己,道分歧故耳。”後舉孝廉,補淮陽王醫工長。

膠東剛侯賈複薨。複從撻伐,何嘗喪敗,數與諸將潰圍解急,身被十二創。帝以複敢深切,希令遠征,而壯其勇節,常自從之,故複光方麵之勳。諸將每論功伐,複何嘗有言,帝輒曰:“賈君之功,我自知之。”

仲春,戊戌,帝崩於南宮前殿,年六十二。帝每旦視朝,日昃乃罷,數引公卿、郎將講論經理,夜分乃寐。皇太子見帝勤奮不怠,承間諫曰:“陛下有禹、湯之明,而失黃、老養性之福,願頤愛精力,優遊自寧。”帝曰:“我自樂此,不為疲也!”雖以撻伐濟大業,及天下既定,乃退功臣而進文吏,明慎政體,統轄權綱,量時度力,舉無過事,故能規複前烈,身致承平。

甲子,上幸魯濟南;閏月,癸醜,還宮。

京師醴泉湧出,又有赤草生於水崖,郡國頻上甘露。群臣奏言:“靈物仍降,宜令太史撰集,以傳來世。”帝不納。常自謙無德,每郡國所上,輒抑而不當,故史官罕得記焉。

三月,丁卯,葬光武天子於原陵。

中元元年丙辰,公元五六年春,正月,淮陽王入朝,倫隨官屬得會晤。帝問以政事,倫是以酬對,帝大悅;明日,複特召入,與語至夕。帝謂倫曰:“聞卿為吏,簎婦公,不過從兄飯,寧有之邪?”對曰:“臣三娶妻,皆無父。少遭饑亂,實不敢妄過人食。世人以臣愚蔽,故生是語耳。”帝大笑。以倫為扶夷長,未到官,追拜見稽太守;為政清而有惠,百姓愛之。

上讀《河圖會昌符》曰:“赤劉之九,會命岱宗。”上感此文,乃詔虎賁中郎將梁鬆等按索《河》、《雒》讖文,言九世當封禪者凡三十六事。因而張純等複奏請封禪,上乃許焉。詔有司求元封故事,當用方石再累,玉檢、金泥。上以石功難就,欲因孝武故封石,置玉牒此中。梁鬆爭覺得不成,乃命石工取完青石,無必五色。丁卯,車駕東巡。仲春,己卯,幸魯,進幸泰山。辛卯,晨,燎,祭天於泰山下南邊,群神皆從,用樂如南郊。事畢,至食時,天子禦輦登山,日中後,到山上,換衣。晡時,升壇北麵,尚書令奉玉牒檢,天子以寸二分璽親封之,訖,太常命騶騎二千餘人發壇上方石,尚書令藏玉牒已,複石覆訖,尚書令以五寸印封石檢。事畢,天子再拜。群臣稱萬歲,乃複道下。半夜後,上乃到山下,百官明旦乃訖。甲午,禪祭地於梁陰,以高後配,山川群神從,如元始中北郊故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