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_第110章 (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北匈奴猶盛,數寇邊,遣使求合市;上冀其交通,不複為寇,許之。

顏忠、王平辭引隧鄉侯耿建、朗陵侯臧信、護澤侯鄧鯉、曲成侯劉建。建等辭何嘗與忠、平相見。是時,上怒甚,吏皆惶恐,諸所連及,率統統墮入,無敢以情恕者。侍禦史寒朗心傷其冤,試以建等物色,獨問忠、平,而二人錯愕不能對。朗知其詐,乃上言:“建等無奸,專為忠、平所誣;疑天下無辜,類多如此。”帝曰:“即如是,忠、平何故引之?”對曰:“忠、平自知所犯不道,故多有虛引,冀以自明。”帝曰:“即如是,何不早奏?”對曰:“臣恐海內彆有發其奸者。”帝怒曰:“吏持兩端!”促提下捶之。擺佈方引去,朗曰:“願一言而死。”帝曰:“誰與共為章?”對曰:“臣獨作之。”上曰:“何故不與三府議?”對曰:“臣自知當必族滅,不敢多淨化人。”上曰:“何故族滅?”對曰:“臣考事一年,不能窮儘奸狀,反為罪人訟冤,故知當族滅,然臣以是言者,誠冀陛下一憬悟罷了。臣見考囚在事者,鹹共言妖惡大故,臣子所宜同疾,今出之不如入之,可無後責。是以考連續十,考十連百。又公卿朝會,陛下問以得失,皆長跪言:‘舊製,大罪禍及九族;陛下大恩,裁止於身,天下幸甚!’及其歸舍,口雖不言而仰屋竊歎,莫不知其多冤,無敢悟陛下言者。臣今所陳,誠死無悔!”帝意解,詔遣朗出。後二日,車駕自幸洛陽獄錄囚徒,理出千餘人。時天旱,即大雨。馬後亦以楚獄多濫,乘間為帝言之,帝惻然感悟,夜起彷徨,由是多所降宥。

秋,七月,乙亥,司空伏恭罷;乙未,以大司農牟融為司空。

楚王英與方士作金龜、玉鶴,刻筆墨為符瑞。男人燕告白英與漁陽王平、顏忠等造作圖書,有逆謀;事下案驗。有司奏“英大逆不道,請誅之。”帝以親親不忍。十一月,廢英,徙丹楊涇縣,賜湯沐邑五百戶;男女為侯、主者,食邑仍舊;許太後勿上璽綬,留住楚宮。先是有私以英謀告司徒虞延者,延以英藩戚嫡親,不然其言。及英事覺,聖旨切讓延。

英陰疏天下名流,上得其錄,有吳郡太守尹興名,乃征興及掾史五百餘人詣廷尉就考。諸吏不堪掠治,死者太半;惟門下掾連續、主簿梁宏、功曹史駟勳,備受五毒,肌肉消爛,終無異辭。續母自吳來雒陽,作食以饋續。續雖見考,辭色何嘗變,而對食哀號不自勝。治獄使者問其故,續曰:“母來不得見,故悲耳。”問:“何故知之?”續曰:“母截肉何嘗不方,斷蔥以寸為度,故知之。”使者以狀聞,上乃赦興等,監禁畢生。

冬,十月,乙卯,司徒郭丹、司空馮魴免,以河南尹沛國範遷為司徒,太仆伏恭為司空。恭,湛之兄子也。

於竗王廣德將諸國兵三萬人攻莎車,誘莎車王賢,殺之,並其國。匈奴發諸國兵圍於竗,廣德請降。匈奴立賢質子不居征為莎車王,廣德又攻殺之,更立其弟齊黎為莎車王。東平王蒼自乃嫡親輔政,名譽日重,意不自安,前後累上疏稱:“自漢興以來,宗室後輩無得在公卿位者,乞上驃騎將軍印綬,退就蕃國。”辭甚誠心,帝乃許蒼還國,而不聽大將軍印綬。

越騎司馬鄭眾使北匈奴,單於欲令眾拜,眾不為屈。單於圍守,閉之不與水火;眾拔刀自誓,單於恐而止,乃更發使,隨眾還京師。初,大司農耿國上言:“宜置度遼將軍屯五原,以防南匈奴流亡。”朝廷不從,南匈奴須卜骨都侯等知漢與北虜交使,內懷嫌怨,欲畔,密令人詣北虜,令遣兵迎之。鄭眾出塞,疑有異;服侍,果得須卜令人。乃上言:“宜更置大將,以防二虜交通。”由是始置度遼營,以中郎將吳棠行度遼將軍事,將黎陽虎牙營士屯五原曼柏。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