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_第147章 (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中郎將徐榮薦同郡故冀州刺史公孫度於董卓,卓覺得遼東太守。度到官,以法誅滅郡中名豪大姓百餘家,郡中震栗,乃東伐高句驪,西擊烏桓,語所親吏柳毅、陽儀等曰:“漢祚將絕,當與諸卿圖王耳。”因而分遼東為遼西、中遼郡,各置太守,越海收東萊諸縣,置營州刺史。自主為遼東侯、平州牧,立漢二祖廟,承製,郊祀六合,藉田,乘鸞路,設旄頭、羽騎。

蒲月,司空荀爽薨。六月,辛醜,以光祿大夫種拂為司空。拂,邵之父也。

卓議大出兵以討山東。尚書鄭泰曰:“夫政在德,不在眾也。”卓不悅曰:“如卿此言,兵為無用邪!”泰曰:“非謂其然也,覺得山東不敷加大兵耳。明公出自西州,少為將帥,閒習軍事。袁本初公卿後輩,生處京師,張孟卓東平父老,坐不窺堂,孔公緒清談高論,噓枯吹生。並無軍旅之才,臨鋒決敵,非公之儔也。況王爵不加,尊卑無序,若恃眾怙力,將各棋峙以觀成敗,不肯同心共膽,與齊進退也。且山東承常日久,民不習戰;關西頃遭羌寇,婦女皆能挾弓而鬥,天下所畏者,無若並、涼之人與羌、胡義從;而明公擁之覺得虎倀,譬猶驅虎兕以赴犬羊,鼓烈風以掃枯葉,誰敢禦之!無事征兵以驚天下,使患役之民相聚為非,棄德恃眾,自虧威重也。”卓乃悅。

初,荊州刺史王睿,與長沙太守孫堅共擊零、桂賊,以堅武官,言頗輕之。及州郡舉兵討董卓,睿與堅亦皆起兵。睿素與武陵太守曹寅不相能,揚言搶先殺寅。寅懼,詐作按利用者檄移堅,說睿罪惡,令收,行刑訖,以狀上。堅承檄,即勒兵襲睿。睿聞兵至,登樓望之,遣問:“欲何為?”堅前部答曰:“兵久戰勞苦,欲詣使君求資直耳。”睿見堅驚曰:“兵自求賞,孫府君何故在此中?”堅曰:“被使者檄誅君!”睿曰:“我何罪?”堅曰:“坐無所知!”睿窮迫,刮金飲之而死。堅前至南陽,眾已數萬人。南陽太守張谘不肯給軍糧,堅誘而斬之;郡中震栗,無求不獲。前到魯陽,與袁術合兵。術由是得據南陽。表堅行破虜將軍,領預州刺史。詔以北軍中候劉表為荊州刺史。時寇賊縱橫,門路堵塞,表單馬入宜城,請南郡名流蒯良、蒯越與之謀曰:“今江南宗賊甚盛,各擁眾不附,若袁術因之,禍必至矣。吾欲征兵,恐不能集,其策焉出?”蒯良曰:“眾不附者,仁不敷也;附而不治者,義不敷也。苟仁義之道行,百姓歸之如水之趣下,何患征兵之不集乎?”蒯越曰:“袁術驕而無謀,宗賊帥多貪暴,為下所患,若令人示之以利,必以眾來。使君誅其無道,撫而用之,一州之人有樂存之心,聞君威德,必繈負而至矣。兵集眾附,南據江陵,北守襄陽,荊州八郡可傳檄而定。公路雖至,無能為也。”表曰:“善!”乃使越誘宗賊帥,至者五十五人,皆斬之而取其眾。遂徙治襄陽,鎮撫郡縣,江南悉平。

董卓以山東兵盛,欲遷都以避之,公卿皆不欲而莫敢言。卓表河南尹朱儁為太仆覺得己副,使者召拜,俊辭,不肯受,因曰:“國度西遷,必孤天下之望,以成山東之釁,臣不知其可也。”使者曰:“召君受拜而君拒之,不問徙事而君陳之,何也?”俊曰:“副相國,非臣所堪也;遷都非計,事所急也。辭所不堪,言其所急,臣之宜也。”由是止不為副。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