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_第165章 (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孝獻天子辛

三月,操遣司隸校尉鐘繇討張魯,使征西護軍夏侯淵等將兵出河東,與繇會。倉曹屬高柔諫曰:“大兵西出,韓遂、馬超疑為襲己,必相扇動。宜先調集三輔,三輔苟平,漢中可傳檄而定也。”操不從。關中諸將果疑之,馬超、韓遂、侯選、程銀、楊秋、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等十部皆反,其眾十萬,屯據潼關;操遺安西將軍曹仁督諸將拒之,敕令堅壁勿與戰。命五官將丕留守鄴,以奮武將軍程昱參丕軍事,門下督廣陵徐宣為左護軍,留統諸軍,樂安國淵為居府長史,統留事。

十仲春,操自安寧還,留夏侯淵屯長安。以議郎張既為京兆尹。既招懷流民,興複縣邑,百姓懷之。遂、超之叛也,弘農、馮翊縣邑多應之,河東民獨無異心。操與超等夾渭為軍,軍食一仰河東。及超等破,餘畜尚二十餘萬斛,操乃增河東太守杜畿秩中二千石。

丞相掾和好言於曹操曰:“天下之人,材德各殊,不成一節取也。儉素過中,自以處身則可,以此格物,所失或多。目前廷之議,吏有著新衣、乘好車者,謂之不清;描述不飾、衣裘敝壞者,謂之廉潔。至令士大夫故汙辱其衣,藏其輿服;朝府大吏,或自挈壺飧以入官寺。夫立教觀俗,貴處中庸,為可繼也。今崇一概尷尬之行以檢殊塗,勉而為之,必有疲瘁。古之大教,務在通情麵罷了。凡激詭之行,則包庇偽矣。”操善之。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成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瀏覽,見舊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發得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複吳下阿蒙!”蒙曰:“士彆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彆。劉備以處置龐統守耒陽令,在縣不治,免官。魯肅遺備書曰:“龐士元非百裡才也。使處治中、彆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諸葛亮亦言之。備見統,與善譚,大器之,遂用統為治中,親待亞於諸葛亮,與亮併爲智囊中郎將。

建安十四年己醜,公元二零九年春,三月,曹操軍至譙。

冬,十月,操自長安北征楊秋,圍安寧。秋降,複其爵位,使留撫其民。

周瑜詣京見權曰:“今曹操新政,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乞與奮威俱進,取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恪守其地,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權許之。奮威者,孫堅弟子奮威將軍、丹楊太守瑜也。周瑜還江陵為行裝,於道病困,與權箋曰:“修短折矣,誠不敷惜;但恨微誌未展,不複奉教命耳。方今曹操在北,疆場未靜;劉備寄寓,有似養虎。天下之事,未知終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慮之日也。魯肅忠烈,臨事不苟,能夠代瑜。儻所言可采,瑜死不朽矣!”卒於巴丘。權聞之哀慟,曰:“公瑾有王佐之資,今忽短折,孤何賴哉!”自迎其喪於蕪湖。瑜有一女、二男,權為宗子登娶其女;以其男循為騎都尉,妻以女;胤為興業都尉,妻以宗女。初,瑜見友於孫策,太夫人又使權以兄奉之。是時權位為將軍,諸將、來賓為禮尚簡,而瑜獨先儘敬,便執臣節。程普頗以年長,數陵侮瑜,瑜折節下之,終不與校。普後自愛護而親重之,乃告人曰:“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