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_第173章 (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玄月,甲午,詔曰:“佳耦人與政,亂之本也。自今今後,群臣不得奏事太後,後族之家不恰當輔政之任,又不得橫受茅士之爵。以此詔傳以後代,如有背違,天下共誅之。”卞太後每見外親,不假以色彩,常言:“居處當儉仆,不當望賞,念自佚也。外舍當怪吾遇之太薄,吾自有常度故也。吾事武帝四五十年,行儉日久,不能自變成奢。有不法禁者,吾且能加罪一等耳,莫望錢米恩貸也。”

初,吳王遣於禁護軍浩周、軍司馬東裡袞詣帝,自陳誠款,辭甚恭愨。帝問周等:“權可托乎?”周覺得權必臣服,而袞謂其不成必服。帝悅周言,覺得有以知之,故立為吳王,複使周至吳。周謂吳王曰:“陛下未信王遣子入侍,周以闔門百口明之。”吳王為之流涕沾襟,指天為誓。周還而侍子不至,但多設虛辭。帝欲遣侍中辛毗、尚書桓階往與盟誓,並任務子,吳王推讓不受。帝怒,欲伐之,劉曄曰:“彼新得誌,高低同心,而阻帶江湖,不成匆急製也。”帝不從。玄月,命征東大將軍曹休、前將軍張遼、鎮東將軍臧霸出洞口,大將軍曹仁出濡須,上軍大將軍曹真、征南大將軍夏侯尚、左將軍張郺、右將軍徐晃圍南郡。吳建威將軍呂範督五軍,以舟軍拒休等,左將軍諸葛瑾、平北將軍潘璋、將軍楊粲救南郡,裨將軍朱桓以濡須督拒曹仁。

吳將孫盛督萬人據江陵中州,覺得南郡外援。

詔曰:“今之計、孝,古之貢士也;若限年然後取士,是呂尚、周晉不顯於宿世也。其令郡國所選,勿拘老幼;儒通經術,吏達文法,到皆試用。有司糾故不以實者。”

庚午,帝行如許昌。

黃初三年壬寅,公元二二二年春,正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帝將立郭貴嬪為後,中郎棧潛上疏曰:“夫後妃之德,盛衰治亂所由生也。是以聖哲慎立元妃,必取先代世族之家,擇其令淑,以統六宮,虔奉宗廟。《易》曰:‘家道正而天下定。’由內及外,先王之令典也。《春秋》書宗人釁夏雲:‘無以妾為夫人之禮。’齊桓誓命於葵丘,亦曰:‘無以妾為妻。’令後宮嬖寵,常亞乘輿,若因愛登後,使賤人暴貴,臣恐後代下陵上替,開張非度,亂自上起。”帝不從。庚子,立皇後郭氏。

癸亥,帝還許昌。

秋,七月,冀州大蝗,饑。

庚申晦,日有食之。

甲午,帝行如襄邑。

初,吳安東中郎將孫桓彆擊漢前鋒於夷道,為漢所圍,求救於陸遜,遜曰:“未可。”諸將曰:“孫安東,公族,見圍已困,何如不救!”遜曰:“安東得士眾心,城牢糧足,無可憂也。待吾計展,欲不救安東,安東自解。”及方略大施,漢果奔潰。桓後見遜曰:“前實怨不見救;定至本日,乃知調劑自有方耳!”初,遜為多數督,諸將或討逆時舊將,或公室貴戚,各自矜恃,不相服從。遜按劍曰:“劉備天下著名,曹操所憚,今在境地,此強對也。諸君並荷國恩,當相和睦,共翦此虜,上報所受,而不相順,何也?仆雖墨客,受命主上,國度以是屈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尺寸可稱,能忍辱負重故也。各在其事,豈複得辭!軍令有常,不成犯也!”及至破備,計多出遜,諸將乃服。吳王聞之曰:“公何故初不啟諸將違節度者邪?”對曰:“受恩深重,此諸將或任腹心,或堪虎倀,或是功臣,皆國度所當與共克定大事者,臣竊慕相如、寇恂相下之義以濟國事。”王大笑稱善,加遜輔國將軍,領荊州牧,改封江陵侯。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