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月,眾星西流如雨而隕。
詔除魏宗室監禁,罷部曲將及長吏納質任。
大司馬石苞久在淮南,威惠甚著。淮北監軍王琛惡之,密表苞與吳人交通。會吳人將犯境,苞築壘遏水以自固,帝疑之。羊祜深為帝言苞必不然,帝不信,乃下詔以苞不料賊勢,築壘遏水,勞擾百姓,策免其官。遣義陽王望帥雄師以征之。苞辟河內孫鑠為掾,鑠先與汝陰王駿善,駿時鎮許昌,鑠過見之。駿知台已遣軍襲苞,私告之曰:“無與於禍!”鑠既出,馳詣壽春,勸苞放兵,步出都亭待罪,苞從之。帝聞之,意解。苞詣闕,以樂陵公還第。
司隸校尉上黨李憙劾奏故立進令劉友、前尚書山濤、中山王睦、尚書仆射武陔各占官稻田,請免濤、睦等官,陔已亡,請貶其諡。詔曰:“友侵剝百姓以謬惑朝士,其考竟以懲邪佞。濤等不二其過,皆勿有所問。憙亢誌在公,當官而行,可謂邦之司直矣。光武有雲:‘貴戚且斂手以避二鮑。’其申敕群寮,各慎所詞,寬宥之恩,不成數遇也!”睦,宣帝之弟子也。
玄月,詔:“自今雖詔有所欲,及已奏得可,而於事不便者,皆不成隱情。”
十一月,初並圜丘、方丘之祀於南北郊。
泰始二年丙戌,公元二六六年春,正月,丁亥,即用魏廟祭征西府君以下並景帝凡七室。
夏,蒲月,壬子,博陵元公王沈卒。
已亥,葬文明皇後。有司又奏:“既虞,除衰服。”詔曰:“受畢生之愛而無數年之報,情所不忍也。”有司固請,詔曰:“患在不能篤孝,勿以毀傷為憂。前代禮典,質文分歧,何必限以近製,使達喪闕然乎!”群臣請不已,乃許之。然猶素冠疏食以終三年,如文帝之喪。
玄月,甲申,詔增吏俸。
己卯,帝謁崇陽陵。
帝以李憙為太子太傅,徽犍為李密為洗馬。密以祖母老,固辭,許之。密與人交,每公議其得失而切責之,常言:“吾獨立於世,顧影無儔;但是不懼者,以無相互於人故也。”
辛醜,尊景帝夫人羊氏曰景皇後,居弘訓宮。
八月,辛卯,文王卒,太子嗣為相國、晉王。
秋,七月,吳主逼殺景皇後,遷景帝四子於吳;尋又殺其父老二人。
泰始三年丁亥,公元二六七年春,正月,丁卯,立子衷為皇太子。詔以“近世每立太子必有赦,當代運將平,當示之以好惡,使百姓絕多幸之望。曲惠小人,朕無取焉!”遂不赦。
三月,戊子,皇太後王氏殂。帝居喪之製,一遵古禮。
吳改元寶鼎。
吳主出東關,冬,十月,使其將施績入江夏,萬彧寇襄陽。詔義陽王望統中軍步騎二萬屯龍陂,為二方援助。會荊州刺史胡烈拒績,破之,望引兵還。
夏,四月,吳改元甘露。
仲春,除漢宗室監禁。三月,戊戌,吳遣大鴻臚張儼、五官中郎將丁忠來弔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