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_第205章 (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是歲,慕容刪為其下所殺,部眾複迎涉歸子廆而立之。涉歸與宇文部素有隙,廆請討之,朝廷弗許。廆怒,犯境遼西,殺略甚眾。帝遣幽州軍討廆,戰於肥如,廆眾大敗。自是每歲犯邊,又東擊扶餘,扶餘王依慮他殺;後輩走保沃沮。廆夷其國城,驅萬餘人而歸。

秋,八月,壬子;星隕如雨。

罷寧州入益州,置南夷校尉以護之。

冬,十仲春,庚午,大赦。

太康七年丙午,公元二八六年春,正月,甲寅朔,日有食之。魏舒稱疾,固請退位,以劇陽子罷。舒所為,必先行而後言,退位之際,莫有知者。衛瓘與舒書曰:“每與足下共論此事,日日未果,可謂‘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矣。”

齊獻王攸憤怨病發,乞守前後陵。帝不準,遣太醫診視。諸醫希旨,皆言無疾。河南尹向雄諫曰:“陛下後輩雖多,然有德望者少;齊王臣居京邑,所益實深,不成不思也。”帝不納,雄憤恚而卒。攸疾轉篤,帝猶催上道。攸自強入辭,素持容儀,疾雖困,尚自整厲,舉止如常,帝益疑其無疾;辭出數日,嘔血而薨。帝往臨喪,攸子冏號踴,訴父病為醫所誣。詔即誅醫,以冏為嗣。

初,帝愛攸甚篤,為荀勖、馮紞等所構,欲為身後之慮,故出之。及薨,帝哀慟不已。馮紞侍側,曰:“齊王名過實在,天下歸之,今自薨殞,社稷之福也,陛下何哀之過!”帝收淚而止。詔攸喪禮依安平獻王故事。

夏,蒲月,己亥,琅邪武王亻由薨。

夏,六月,庚子朔,日有食之。郡國三十三大旱。

秋,匈奴胡都大博及萎莎胡各帥種落十萬餘口詣雍州降。

地動。

三月,辛醜朔,日有食之。

太康九年戊申,公元二八八年春,正月,壬申朔,日有食之。

青、梁、幽、冀州旱。

太康六年乙巳,公元二八五年春,正月,尚書左仆射劉毅致仕,尋卒。

閏月,當陽成侯杜預卒。

秋,八月,丙戌朔,日有食之。

冬,十仲春,庚子,襄陽武侯王瀎卒。

太廟殿陷,秋,玄月,改營太廟,作者六萬人。

攸行動以禮,鮮有過事,雖帝亦敬憚之。每引之同處,必擇言而後發。

帝命太常議崇錫齊王之物。博士庾旉、太叔廣、劉暾、繆蔚、郭頤、秦秀、傅珍上表曰:昔周選建德以擺佈王室,周公、康叔、聃季,皆入為三公,明股肱之任重,守地之位輕也。漢諸貴爵,位在丞相、三公上,其入讚朝政者,乃有兼宮,其出之國,亦不複假台司浮名為隆寵也。今使齊王賢邪,則不宜以母弟之親尊居魯、衛之常職;不賢邪,不宜大啟土宇,表建東海也。古禮,三公無職,坐而論道,不聞以方任嬰之。惟宣王濟急朝夕,然後命召穆公征淮夷,故其詩曰:‘徐方不回,王曰旋歸。’宰相不得久在外也。今天下已定,六合為家,將數延三事,與論承平之基,而更出之,去王城二千裡,違舊章矣。旉,純之子;暾,毅之子也。旉既具草,先以呈純,純不由。

是歲,塞外匈奴胡太阿厚帥部落二萬九千三百人來降,帝處之塞內西河。

夏,慕容廆寇遼東,故扶餘王依慮子依羅求帥見人還複古國,乞援於東夷校尉何龕,龕遣督護賈沈將兵送之。廆遣其將孫丁帥騎邀之於路,沈力戰,斬丁,遂複扶餘。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