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_第212章 (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特以其將碩守德陽。李驤軍毗橋,羅尚遣軍擊之,屢為驤所敗,驤遂打擊成都,燒其門。李流軍成都之北,尚遣精勇萬人攻驤,驤與流合擊,大破之,還者什一二。許雄數遣軍攻特,不堪,特勢益盛。

東武公澹坐不孝徙遼東。玄月,征其弟東安王繇複古爵,拜尚書左仆射。繇舉東平王楙為平東將軍、都督徐州諸軍事,鎮下邳。

鮮卑寧文單於莫圭部眾強大,遣其弟屈雲攻慕容廆,廆擊其彆帥素怒延,破之。素怒延恥之,複出兵十萬,圍廆於棘城。廆眾皆懼,廆曰:“素怒延兵雖多而冇法製,已在吾算中矣,諸君但為力戰,無所憂也!”遂反擊,大破之,追奔百裡,俘斬萬計。遼東孟暉,先冇於寧文部,帥其眾數千家降於廆,廆覺得建威將軍。廆以其臣慕輿句勤恪廉靖,使掌府庫;句心計默識,不案簿書,始終無漏。以慕輿河明敏精審,使典獄訟,覆訊清允。

特數為流民請留,流民皆感而恃之,多相帥歸特。特乃結大營於綿竹以處流民,移辛冉求自寬。冉大怒,遣人分榜通衢,購募特兄弟,許以重賞。特見之,悉取以歸,與弟驤改其購雲:“能送六郡之豪李、任、閻、趙、楊、上官及氐、叟侯王一首,賞百匹。”因而流民大懼,歸特者愈眾,旬月間過二萬人。流亦聚眾數千人。

初,大司馬冏疑中書郎陸機為趙王倫撰禪詔,收,欲殺之。大將軍穎為之辯理,得免死,因表為平原內史,以其弟雲為清河內史。機朋友顧榮及廣陵戴淵,以中國多難,勸機還吳。機以受穎全濟之恩,且謂穎偶然望,可與建功,遂留不去。

成都王穎至鄴,詔遣使者就申前命;穎受大將軍,讓九錫殊禮。表論興義功臣,皆封公侯。又表稱:“大司馬前在陽翟,與賊相持既久,百姓困敝,乞運河北邸閣米十五萬斛,以振陽翟饑民。”造棺八千餘枚,以成都國秩為衣服,斂祭黃橋兵士,旌顯其家,加常戰亡二等。又命溫縣瘞趙王倫兵士萬四千餘人。皆盧誌之謀也。穎形美而神昏,不知書,然氣性渾厚,委事於誌,故得成其美焉。詔複遣使諭穎入輔,並使受九錫。穎嬖人孟玖不欲還洛,又程太妃愛戀鄴都,故穎終辭不拜。

王豹致箋於冏曰:“伏思元康已來,宰相在位,未有一人獲終者,乃局勢使然,非皆為不善也。今公克平禍亂,安國定家,乃複尋覆車之軌,欲冀長存,不亦難乎!今河間樹根於關右,成都盤桓於舊魏,新野大封於江、漢,三王各以方剛烈盛之年,並典兵馬,處關鍵之地,而明公以難賞之功,挾震主之威,獨據京都,專執大權,進則亢龍有悔,退則據於蒺藜,冀此求安,未見其福也。”因請悉遣貴爵之國,依周、召之法,以成都王為北州伯,治鄴;冏自為南州伯,治宛;分河為界,各統貴爵,以夾輔天子。冏優令答之。長沙王冏見豹箋,謂冏曰:“小子誹謗骨肉,何不銅馳下打殺!”冏乃奏豹讒內間外,坐生猜嫌,不忠不義,鞭殺之。豹將死,曰:“縣吾頭大司馬門,見兵之攻齊也!”

以右光祿大夫劉寔為太傅;尋以老病罷。

因而六郡流民李含等共推特行鎮北大將軍,承製封拜;以其弟風行鎮東大將軍,號東督護,以相鎮統;又以兄輔為驃騎將軍,弟驤為驍騎將軍,進兵攻冉於廣漢。尚遣李苾、費遠帥眾救冉,畏特,不敢進。冉出戰,屢敗,潰圍奔德陽。特入據廣漢,以李超為太守,進兵攻尚於成都。尚以書諭閻式,式答信曰:“辛冉傾巧,曾元小豎,李叔平非將帥之材。式前為節下及杜景文論留、徙之宜,人懷桑梓,孰不肯之!但昔日初至,隨穀庸賃,一室五分,複值秋潦,乞須冬熟,而終不見聽。繩之過分,窮鹿抵虎。流民不肯延頸受刀,乃至為變。即聽式言,寬使治嚴,不疇昔玄月儘集,十月進道,令達鄉裡,何有如此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