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平狄將軍慕容霸上書於燕王俊曰:“石虎窮凶極暴,天之所棄,餘燼僅存,自相魚肉。今中國倒懸,盼望仁恤,若雄師一振,必將投戈。”北平太守孫興亦表言:“石氏大亂,宜以時進取中原。”俊以新遭大喪,弗許。霸馳詣龍城,言於俊曰:“可貴而易失者,時也。萬一石氏衰而答覆,或有豪傑據其成資,豈惟失此大利,亦恐更加後患。”俊曰:“鄴中雖亂,鄧恒據安樂,兵強糧足,今若伐趙,東道不成由也,當由盧龍;盧龍山徑險狹,虜乘高斷要,首尾為患,將若之何?”霸曰:“恒雖欲為石氏把守,其將士顧家,人懷歸誌,若雄師臨之,天然崩潰。臣請為殿下前驅,東出徒河,潛趣令支,出其不料,彼聞之,必將震駭,上不過閉門自守,下不免棄城逃潰,何暇禦我哉!但是殿下能夠安步而前,無複留難矣。”俊躊躇未決,以問五材將軍封弈,對曰:“用兵之道,敵強則用智,敵弱則用勢。是故以大吞小,猶狼之食豚也;以治易亂,猶日之消雪也。大王自上世以來,積善累仁,兵強士練。石虎極其殘暴,死未瞑目,子孫爭國,高低乖亂。中國之民,墜於塗炭,廷頸企踵以待振拔,大王若揚兵南邁,先取薊城,次指鄴都,宣耀威德,懷撫遺民,彼孰不扶老提幼以迎大王?凶黨將望旗冰碎,安能為害乎!”處置中郎黃泓曰:“今太白經天,歲集畢北,天下易主,陰國受命,此必定之驗也,宜速出師,以承天意。”折衝將軍慕輿根曰:“中國之民困於石氏之亂,鹹思易主以救湯火之急,此千載一時,不成失也。自武宣王以來,招賢養民,務農訓兵,正俟本日。今時至不取,更複顧慮,豈天意未欲使海內安定邪,將大王不欲取天下也?”俊笑而從之。以慕容恪為輔國將軍,慕容評為輔弼將軍,左長史陽鶩為輔義將軍,謂之“三輔”。慕容霸為前鋒都督、建鋒將軍。選精兵二十餘萬,講武戒嚴,為進取之計。
朝廷論平蜀之功,欲以豫章郡封桓溫。尚書左丞荀蕤曰:“溫若複平河、洛,將何故賞之?”乃加溫征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臨賀郡公;加譙王無忌前將軍;袁喬龍驤將軍,封湘西伯。蕤,崧之子也。
虎臨西閤,龍騰中郎二百餘人列拜於前。虎問:“何求?”皆曰:“聖體不安,宜令燕王入宿衛,典兵馬。”或言:“乞為皇太子。”虎曰:“燕王不在內邪?召以來!”擺佈言:“王酒病,不能入。”虎曰:“促持輦迎之,當付璽授。”亦竟無行者。尋惛眩而入。張豺使張雄矯詔殺斌。
桓溫遣督護滕畯帥交、廣之兵擊林邑王文於盧容,為文所敗,退屯九真。
溫既滅蜀,威名大振,朝廷憚之。會稽王昱以揚州刺史殷浩有盛名,朝野推服,乃引為心膂,與參綜朝權,欲以抗溫,由是與溫寢相疑貳。
武興公閔言於遵曰:“蒲洪,人傑也;今以洪鎮關中,臣恐秦、雍之地非複國度之有。此雖先帝臨終之命,然陛下踐祚,自宜改圖。”順從之,罷洪都督,餘如前製。洪怒,歸枋頭,遣使來降。
永和五年己酉,公元三四九年春,正月,辛未朔,大赦。
乙卯,趙王虎病甚,以彭城王遵為大將軍,鎮關右;燕王斌為丞相,錄尚書事;張豺為鎮衛大將軍、領軍將軍、吏部尚書;並受遺詔輔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