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_第266章 (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仲春,大司馬溫來朝。辛巳,詔吏部尚書謝安、侍中王坦之迎於新亭。是時,都下情麵恟恟,或雲欲誅王、謝,因移晉室。坦之甚懼,安神采穩定,曰:“晉祚存亡,決於此行。”溫既至,百官拜於道側。溫大陳兵衛,延見朝士,有位望者皆戰懾失容,坦之流汗沾衣,倒執手版。安安閒就席,坐定,謂溫曰:“安聞諸侯有道,守在四鄰,明公何必壁後置人邪!”溫笑曰:“正自不能不爾。”遂命擺佈撤之,與安笑語移日。郗超凡為溫謀主,安與坦之見溫,溫使超臥帳入耳其言。風動帳開,安笑曰:“郗生可謂入幕之賓矣。”時天子幼弱,外有強臣,安與坦之儘忠輔衛,卒安晉室。

陽平公融上疏曰:“東胡跨據六州,南麵稱帝,陛下勞師累年,然後得之,本非慕義而來。今陛下親而幸之,使其父子兄弟森然滿朝,執權履職,勢傾勳舊。臣愚覺得狼虎之心,終不成養,星變如此,願少留意。”堅報曰:“朕方混六合為一家,視蠻夷為赤子。汝宜息慮,勿懷廉潔。夫惟修德能夠禳災,苟能內求諸己,何懼內亂乎!”

謝安以天子幼衝,新喪元輔,欲請崇德太後臨朝。王彪之曰:“宿世人主幼在繈褓,母子一體,故可臨朝;太後亦不能決事,要須參謀大臣。今上年出十歲,垂及冠婚,反令從嫂臨朝,示人君幼弱,豈以是光揚聖德乎!諸公必欲行此,豈仆所製,所惜者大抵耳。”安不欲委任桓衝,故使太後臨朝,己得以專獻替訊斷,遂不從彪之之言。八月,壬子,太後複臨朝懾政。

己酉,刁彝卒。仲春,癸醜,以王坦之為都督徐、兗、青三州諸軍事、徐、兗二州刺史,鎮廣陵。詔謝安總中書。安好聲律,期功之慘,不廢絲竹,士大夫效之,遂以成俗。王坦之屢以書苦諫之曰:“天下之寶,當為天下惜之。”安不能從。

是歲,代王什翼犍擊劉衛辰,南走。

有彗星出於尾箕,長十餘丈,經太微,掃東井;自四月始見,及秋冬不滅。秦太史令張孟言於秦王堅曰:“尾、箕,燕分;東井,秦分也。令彗起尾、箕而掃東井,十年以後,燕當滅秦;二十年以後,代當滅燕。慕容暐父子兄弟,我之仇敵,而佈列朝廷,貴盛莫二,臣竊憂之,宜翦其抱魁桀者,以消天變。”堅不聽。

夏,蒲月,丙午,藍田獻侯王坦之卒;臨終與謝安、桓衝書,惟以國度為憂,言不及私。

八月,癸巳,立皇後五氏,大赦。後,濛之孫也。今後父晉陵太守蘊為光祿大夫,領五兵尚書,封建昌縣侯,蘊固辭不受。

桓衝以謝安素有重望,欲以揚州讓之,自求外出。桓氏族黨皆覺得非計,莫不扼腕苦諫,郗超亦深止之,衝皆不聽,處之淡然。甲寅,詔以衝都督徐、豫、兗、青、揚五州諸軍事、徐州刺史,鎮京口;以安領揚州刺史,並加侍中。

甲寅,帝不豫,急召大司馬溫入輔,一日一夜發四詔。溫辭不至。初,帝為會稽王,娶王述從妹為妃,生世子道生及弟俞生。道陌生躁無行,母子皆以幽廢死。餘三子,鬱、朱生、天流,皆早夭。諸姬絕孕將十年,王使善相者視之,皆曰:“非其人。”又使視諸婢媵,有李陵容者,在織坊中,黑而長,宮人謂之“崑崙”,相者驚曰:“此其人也!”王召之侍寢,生子昌明及道子。己未,立昌明為皇太子,生十年矣。以道子為琅邪王,體味稽國,以奉帝母鄭太妃之祀。遺詔:“大司馬溫依周公居攝故事。”又曰:“少子可輔者輔之,如不成,君自取之。”侍中王坦之矜持詔入,於帝前毀之。帝曰:“天下,倘來之運,卿何所嫌!”坦之曰:“天下,宣、元之天下,陛下何得專之!”帝乃使坦之改詔曰:“家國事一稟大司馬,如諸葛武侯、王丞相故事。”是日,帝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