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_第274章 (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太元十一年丙戌,公元三八六年春,正月,戊申,拓跋珪大會於牛川,即代王位,改元登國。以長孫嵩為南部大人,叔孫普洛為北部大人,分治其眾。以上穀張兗為左長史,許謙為右司馬,廣寧王建、代人和跋、叔孫建、庾嶽等為外朝大人,奚牧為治民長,皆掌宿衛及參軍國謀議。長孫道生、賀毗等侍從擺佈,出納教命。王建娶代王什翼犍之女;嶽,和辰之弟;道生,嵩之從子也。

劉顯自善無南走馬邑,其族人奴真帥所部降於代。奴真有兄犍,先居賀蘭部,奴真言於代王珪,請召犍而以所部讓之;珪許之。犍既領部,遣弟去斤遺賀訥金馬。賀染乾謂去斤曰:“待汝兄弟厚,汝今領部,宜來從我。”去斤許之。奴真怒曰:“我祖父以來,世為代忠臣,故我以部讓汝等,欲為義也。今汝等無狀,乃謀叛國,義於安在!”遂殺犍及去斤。染乾聞之,引兵攻奴真,奴真奔代。珪遣使責染乾,染乾乃止。

冬,十月,西燕主衝遣尚書令高蓋帥眾五萬伐後秦,戰於新平南,蓋大敗,降於後秦。初,蓋以楊定為子,及蓋敗,定亡奔隴右,複彙集其舊眾。

乞伏國仁自稱多數督、大將軍、單於,領秦、河二州牧,改元建義,以乙旃童泥為左相,屋引出支為右相,獨孤匹蹄為左輔,武群懦夫為右輔,弟乾歸為大將軍,分其地置武城等十二郡,築懦夫城而都之。

慕容麟攻王兗於博陵,城中糧竭矢儘,功曹張猗逾城出,聚眾以應麟。兗臨城數之曰:“卿是秦民,吾是卿君,卿起兵應賊,自號‘義兵’,何名實之相違也?前人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卿母在城,棄而不顧,吾何有焉!古人取卿統統之功則可矣,寧能忘卿不忠不孝之事乎!不猜中州禮義之邦,乃有如卿者也!”十仲春,麟拔博陵,執兗及苻鑒,殺之。昌黎太守宋敞帥烏桓、索頭之眾救兗,不及而還。秦主丕以敞為平州刺史。

燕王垂北如中山,謂諸將曰:“樂浪王招流散,實倉廩,外給軍糧,內營宮室,雖蕭何何故加上!”丙申,垂始定都中山。

秦益州牧王廣自隴右引兵攻河州牧毛興於枹罕,興遣建節將軍衛平帥其宗人一千七百夜襲廣,大破之。仲春,秦州牧王統遣兵助廣攻興,興嬰城自守。燕大赦,改元建興,置公卿尚書百官,繕宗廟、社稷。

西燕主衝樂在長安,且畏燕主垂強,不敢東歸,課農築室,為久安之計,鮮卑鹹怨之。左將軍韓延因眾心不悅,攻衝,殺之,立衝將段隨為燕王,改元昌平。

代王珪徙居定襄之盛樂,務農息民,國人悅之。

繹幕人蔡匡據城以叛燕,燕慕容麟、慕容隆共攻之。泰山太守任泰潛師救匡,至匡壘南八裡,燕人乃覺之。諸將以匡未下而內奸奄至,甚患之。隆曰:“匡恃外救,故不時下。今計泰之兵不過數千人,及其未合,擊之,泰敗,匡自降矣。”乃釋匡擊泰,大破之,斬首千餘級。匡遂降,燕王垂殺之,且屠其壘。

慕容農至龍城,休士馬十餘日。諸將皆曰:“殿下之來,取道甚速,今至此。久留不進,何也?”農曰:“吾來速者,恐餘岩過山鈔盜,擾亂良民耳。岩纔不逾人,誑誘饑兒,烏集為群,非有法紀。吾已扼其喉,久將離散,無能為也。今此田善熟,未收而行,徒自耗費;當俟收畢,往則梟之,亦不出旬日耳。”頃之,農將步騎三萬至令支,岩眾震駭,稍稍逾城歸農。岩計窮出降,農斬之。進擊高句麗,複遼東、玄菟二郡。還至龍城上,上疏請繕修陵廟。燕王垂以農為使持節、都督幽、平二州、北狄諸軍事、幽州牧,鎮龍城。徙平州刺史帶方王佐鎮平郭。農因而創建法製,事從寬簡,清刑獄,省賦役,勸課農桑,住民富贍,四方流民前後至者數萬口。先是幽、冀流民多入高句麗,農以驃騎司馬範陽龐淵為遼東太守,招安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