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_第287章 (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弘密遣尚書薑紀謂纂曰:“主上闇弱,未堪多難。兄威恩素著,宜為社稷計,不成徇末節也。”纂因而夜帥懦夫數百逾北城,攻廣夏門,弘帥東苑之眾斧洪範門。左衛將軍齊從守融明觀,逆問之曰:“誰也?”眾曰:“太原公。”從曰:“國有大故,主上新立,太原公行不由道,夜入禁城,將為亂邪?”“因抽劍直前斫纂,中額,纂擺佈禽之。纂曰:義士也,勿殺!紹遣虎賁中郎將呂開帥禁兵拒戰於端門,呂超帥卒二千赴之;眾素憚纂,皆不戰而潰。纂入自青角門,升謙光殿。紹登紫閣他殺。呂超奔廣武。”

禿髮利鹿孤大赦,改元建和。

纂憚弘兵強,以位讓弘。弘曰:“弘以紹弟也,而承大統,眾心不順,是以違先帝遺命而廢之,慚負鬼域!今複逾兄而立,豈弘之本誌乎!”纂乃使弘出告眾曰:“先帝臨終,受詔如此。”群臣皆曰:“苟社稷有主,誰敢違者!”纂遂即天王位。大赦,改元鹹寧,諡光曰懿武天子,廟號太祖;諡紹曰隱王。以弘為多數督、督中外諸軍事、大司馬、車騎大將軍、司隸校尉、錄尚書事,改封番禾郡公。

殷仲堪恐桓玄放肆,乃與楊佺期結昏為援。佺期屢欲攻玄,仲堪每遏止之。玄恐終為殷、楊所滅,乃告在朝,求廣其所統;在朝亦欲交構,使之乖離,乃加玄都督荊州四郡軍事,又以玄兄偉代佺期兄廣為南蠻校尉。佺期忿懼。楊廣欲拒桓偉,仲堪不聽,出廣為好都、建平二郡太守。楊孜敬先為江夏相,玄以兵襲而劫之,覺得谘議參軍。

桓玄既克荊、雍,表求領荊、江二州。詔以玄為都督荊、司、雍、秦、染、益、寧七州諸軍事、荊州刺史,以中護軍桓修為江州刺史。玄上疏固求江州,因而進玄督八州及揚、豫八部諸軍事,複領江州刺史。玄輒以兄偉為雍州刺史,朝廷不能違。又以從子振為淮南太守。

乙亥,大赦。

劉衛辰子文陳降魏;魏主珪妻以宗女,拜大將軍,賜姓宿氏。

涼王光疾甚,立太子紹為天王,自號太上天子,以太原公纂為太尉,常猴子弘為司徒,謂紹曰:“今國度多難,三鄰伺隙,吾冇以後,使纂統六軍,弘管朝政,汝恭己有為,委重二兄,庶幾可濟。若內相猜忌,則蕭牆之變,朝夕至矣。”又謂纂、弘曰:“永業才非撥亂,直以立嫡有常,猥居元首。今外有強寇,民氣未寧,汝兄弟緝睦,則祚流萬世;若內自相圖,則禍不旋踵矣。”纂、弘泣曰:“不敢。”又執纂手戒之曰:“汝性鹵莽,深為吾憂。善輔永業,勿聽讒言!”是日,光卒。紹秘不發喪,纂排閣入器,儘哀而出。紹懼,以位讓之,曰:“兄功高年長,宜承大統。”纂曰:“陛下國之塚嫡,臣敢奸之?”紹固讓,纂不準。驃騎將軍呂超謂紹曰:“纂為將積年,威震表裡,臨喪不安,步高視遠,必有異誌,宜早除之。”紹曰:“先帝言猶在耳,何如棄之!吾以弱年負荷大任,方賴二兄以寧家國,縱其圖我,我視死如歸,終不忍有些意也。卿勿複言!”纂見紹於湛露堂;超執刀侍側,目纂請收之,紹弗許,超,光弟寶之子也。

以元顯錄尚書事。時人謂道子為東錄,元顯為西錄;西府車騎填湊,東第門可籌措矣。元顯無良師友,所親信者率皆佞諛之人,或覺得一時英傑,或覺得風騷名流。由是元顯日趨驕侈,諷禮官立議,以己德隆望重,既錄百揆,百揆皆應儘敬。因而公卿以下,見元顯皆拜。時軍旅數起,國用虛竭,自司徒以下,日廩七升,而元顯剝削不已,富逾帝室。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