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燕大赦。
玄月,癸醜,地動。
戊寅,燕段璣複還歸咎;燕王盛赦之,賜號曰思悔侯,使尚公主,入直殿內。
是歲,南燕王德即天子位於廣固,大赦,改元建平。改名備德,欲使吏民易避。追諡燕主暐曰幽天子。以北地王鐘為司徒,慕輿拔為司空,封孚為左仆射,慕輿護為右仆射。立妃段氏為皇後。
丙寅,衛將軍東亭獻侯王珣卒。
魏太史屢奏天文乖亂。魏主珪自覽占書,多雲改王易政,乃下詔風勵群下,以帝王繼統,皆有天命,不成妄乾。又數變易官名,欲以厭塞災異。儀曹郎董謐獻《服餌仙經》,珪置神仙博士,立仙坊,煮煉百藥,封西山以供薪蒸。藥成,令極刑者試服之,多死,不驗;而珪猶信之,訪求不已。
涼王纂將襲北涼,薑紀諫曰:“隆冬稼穡方殷,且宜停戰。今遠出嶺西,禿髮氏乘虛襲京師,將若之何!”不從。進圍張掖,西掠建康。禿髮傉檁聞之,將萬騎襲姑臧,纂弟隴西公緯賃北城以自固。傉檀置酒朱明門上,鳴鐘鼓,饗將士,曜兵於青陽門,掠八千餘戶而去。纂聞之,引兵還。
以琅邪王師何澄為尚書左仆射。澄,準之子也。
纂立妃楊氏為後,今後父桓為尚書左仆射、涼都尹。
涼呂方降於秦,廣武民三千餘戶奔武威王利鹿孤。
己巳,魏主珪東如涿鹿,西如馬邑,觀源。
珪常以燕主垂諸子分據勢要,使權益下移,遂至敗亡,深非之。博士公孫表希旨,上《韓非》書,勸珪以法製禦下。左將軍李粟性簡慢,常對珪舒放不肅,咳唾任情;珪積其宿過,遂誅之,群下震栗。
丁亥,尚書左仆射王雅卒。
乞伏乾歸至長安,秦王興覺得都督河南諸軍事、河州刺史、歸義侯。
北涼晉昌太守唐瑤叛,移檄六郡,推李暠為冠軍大將軍、沙州刺史、涼公、領敦煌太守。暠赦其境內,改元庚子。以瑤為征東將軍,郭謙為軍諮祭酒,索仙為左長史,張邈為右長史,尹建興為左司馬,張體順為右司馬。遣處置中郎宋繇東伐涼興,並擊玉門已西諸城,皆下之。
壬辰,燕主盛立燕台,統諸部雜夷。
涼王纂以大司馬弘功高地逼,忌之。弘亦自疑,遂以東苑之兵反叛,攻纂。纂遣其將焦辨擊之,弘眾潰,出走。纂縱兵大掠,悉以東苑婦女賞軍,弘之老婆亦在中。纂笑謂群臣曰:“本日之戰何如?”侍中房晷對曰:“天禍涼室,憂患仍臻。先帝始崩,隱王廢黜;山陵甫訖,大司馬稱兵;京師流血,昆弟接刃。雖弘自取夷滅,亦由陛下無棠棣之恩,當省己責躬謝百姓。乃更縱兵大掠,囚辱士女,釁自弘起,百姓何罪!且弘妻,陛下之弟婦,弘女,陛下之侄也,何如使惡棍小人辱為婢妾!六合神明,豈忍見此!”遂歔欷流涕。纂改容謝之,召弘老婆寘於東宮,厚撫之。
涼王纂將伐武威王利鹿孤,中書令楊穎諫曰:“利鹿高慢低用命,國未有釁,不成伐也。”不從。利鹿孤使其弟佺檁拒之,夏,四月,傉檁敗涼兵於三堆,斬首二千餘級。
冬,十一月,高雅之與孫恩戰於餘姚,雅之敗,走山陰,死者什7、八。詔以劉牢之都督會稽等五郡,帥眾擊恩,恩走入海。牢之東屯上虞,使劉裕戍句章。吳海內史袁崧築滬瀆壘以備恩。崧,喬之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