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王勃勃遣禦史中丞烏洛孤與蒙遜締盟,蒙遜遣其弟湟河太守漢平蒞盟於夏。
琅邪太守劉朗帥二千餘家降魏。
興入宮,命太子泓錄尚書事,東平公紹及右衛將軍胡翼度典兵禁中,防製表裡。遣殿中大將軍斂曼嵬收弼等中甲仗,內之武庫。
有群盜數百夜襲冶亭,京師震駭;劉鐘討平之。
八月,甲子,太尉裕還建康,固辭太傅、州牧,其餘受命。以豫章公世子義符為兗州刺史。
義熙十二年丙辰,公元四一六年春,正月,甲申,魏主嗣如豺山宮。戊子,還平城。
太尉裕收司馬休之次子文寶、兄子文祖,並賜死;出兵擊之。詔加裕黃鉞,領荊州刺史。庚午,大赦。
秦王興藥動。廣平公弼稱疾不朝,聚兵於第。興聞之,怒,收弼黨唐盛、孫玄等殺之。太子泓請曰:“臣不肖,不能緝諧兄弟,使至於此,皆臣之罪也。若臣死而國度安,願賜臣死;若陛下不忍殺臣,乞退就藩。”興惻然憫之,召姚讚、梁喜、尹昭、斂曼嵬與之謀,囚弼,將殺之,窮治黨與。泓流涕固請,乃並其黨赦之。泓待弼如初,無仇恨之色。
丁未,謝裕卒;以劉穆之為左仆射。
益州刺史朱齡石遣使詣河西王蒙遜,諭以朝廷威德。蒙遜遣舍人黃迅詣齡石,且上表言:“伏聞車騎將軍裕欲清中原,願為右翼,驅除戎虜。”
西秦王熾磐子元基自長安逃歸,熾磐覺得尚書左仆射。
河西饑胡相聚於上黨,推胡人白惡栗斯為單於,改元建平,以司馬順宰為謀主,寇魏河內。夏,四月,魏主嗣命公孫表等五將討之。
趙倫之、沈林子破魯軌於石城,司馬休之、魯宗之救之不及,遂與軌奔襄陽,宗之參軍李應之閉門不納。甲午,休之、宗之、軌及譙王文思、新蔡霸道賜、梁州刺史馬敬、南陽太守魯範俱奔秦。宗之素得士民氣,爭為之衛送出境。王鎮晉等追之,儘境而還。
裕密書招休之府錄事參軍南陽韓延之,延之答信曰:“承親帥兵馬,遠履西畿,闔境士庶,莫不惶駭。辱疏,知以譙王前事,良增感喟。司馬平西體國忠貞,款懷待物。以私有匡複之勳,家國蒙賴,推德委誠,每事詢仰。譙王往以微事見劾,猶自表退位;況以大過,而錄嘿然邪!前已表奏廢之,所不儘者命耳。推寄相與,合法如此。而遽發兵甲,所謂‘欲加上罪,其無辭乎!’劉裕足下,海內之人,誰不見足下此心,而複欲欺逛國士!來示雲‘處懷期物,自有由來’,今伐人之君,啖人以利,真可謂‘處懷期物,自有由來’者乎!劉藩死於閶闔之門,諸葛斃於擺佈之手;甘言詫方伯,襲之以輕兵;遂使席上靡款懷之士,閫外無自傲諸侯,所覺得得算,良光榮也!貴府將佐及朝廷賢德,寄命過日。吾誠鄙劣,嘗聞道於君子,以平西之至德,寧肯無受命之臣乎!必未能自投虎口,比跡郗僧施之徒明矣。假令天長喪亂,九流渾濁,當與臧洪遊於地下,不複多言。”裕視書感喟,以示將佐曰:“事人當如此矣!”延之以裕父名翹,字顯宗。乃更其字曰顯宗,名其子曰翹,以示不臣劉氏。